•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特稿
  • 【引言】知行並重─馬偕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踐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社區醫療】跨領域在地醫療諮詢學習

活動簡述 印象中是個陰雲密佈的日子,從家裡乘著我的GP125來到位居半山的年輕學校──馬偕醫學院,參加曾祥洸醫師所開立的「跨領域在地醫療諮詢學習」課程。課程內容簡述如下:在集合完師生後、活動力評估……,老師們會花約莫一小時的時間教導學生血壓計、測量肺活量等等,以及傳授我們年輕一輩講得少...
閱讀全文

【社區醫療】走入社區,發現問題

對於醫學生而言,大多對於臨床有著許多想像。曾聽過他校醫學系朋友分享,他們在學習基礎醫學時就有機會可以到醫院見習。而在馬偕醫學院,我們則是在大二時安排兩次醫院見習及一次社區家訪。因緣際會,我在大一時成為系辦工讀生,並幫忙社區家訪的事前工作,工作內容包括文書處理、探路以及帶隊。因為這份工作,我比...
閱讀全文

【偏鄉醫療】臺東馬偕之我見

2020年的七月下旬,在學生們開心放暑假出遊之際,身為醫學生的我有著不同的任務。馬偕向來是個十分注重偏鄉和弱勢族群的醫院,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幾乎每個人都會在見實習期間參與偏鄉醫療。此刻的我拖著厚重的行李,搭著火車來到既熟悉又陌生的臺東。由於在大一到大四,我時常參與台東卑南鄉達魯瑪克原鄉服務隊...
閱讀全文

【偏鄉醫療】一條不一樣的路,偏鄉探訪醫療所需

記得在大一的某次馬偕講堂課程中,邀請到了黃勝雄院長以「美國很近,花蓮很遠」為題分享了他的行醫路程。一位已經登上全世界醫學最頂端的醫師,是為什麼放下一切回到花蓮服務。當時感受到的是黃院長滿滿的愛心與奉獻,他說回歸到醫學的本質是「人」,那是對「人」付出的愛。對於一位剛踏入醫學院的新鮮人來說,在...
閱讀全文

【國際醫療】草原風情和遊牧文化中的醫療—蒙古實習

一、緣起 說到蒙古,你心中會映現什麼景象?一望無際的草原?一群群奔騰的駿馬?還是用來形容庸醫的蒙古大夫呢?這個在2002年以前還被中華民國列為法定領土的國家,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極為陌生,但兩國私下的交流卻比想像中還密切,比如說在台灣的蒙古留學生達數千人,這對人口僅有三百萬人的蒙古來說比例相當高...
閱讀全文

【國際醫療】烏拉山腳下的結晶

常聽醫學三本柱為「臨床、教學、研究」,研究常常是學生的罩門,探不得門路,亦沒有著手方向。有幸在醫聯會研究交換部(SCORE)計畫中脫穎而出,代表馬偕到世界各地觀摩其他國家之醫學教育的研究教學及進行模式。在抽籤分配名額時,有埃及、巴西、印尼及俄羅斯可以選擇,因著對俄羅斯的好奇心,我在暑假時踏上這...
閱讀全文

【國際醫療】Spiti India 喜。愛計畫

 (文章寫於筆者在馬偕醫學院就學見習期間)這次因緣際會有了可以到印度喜馬拉雅山區Spiti Valley的Kaza進行義診。這裡是印度的藏區,要來到這除了跨越飛機航程的距離外,到了新德里後,要再坐將近兩天的車,翻山越嶺之後才能抵達。除了可近性低外,路途中也要克服顛簸的路況、三千多甚至四千多公尺的海跋,以及...
閱讀全文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馬偕醫學院陳奕全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春妃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