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擬真醫學教育的新進展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病人教會我的事

在11月的初秋,來到了小港醫院的胸腔內科學習。因緣際會之下,得知老師也有負責照顧安寧病房。第一天聽著老師得意且驕傲地向我介紹這病房的各個角落時,那樣的神情令我覺得老師正在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我也在這兩周被這裡頭的發生的故事影響著。老師一看到我的到訪,他便開心的跟我說著:「學弟你看!這邊的氣氛...
閱讀全文

穿進病人的鞋子

進醫院以來,老師和學長們常常勸告我們,不要成天窩在討論室讀書,而要走到病房裡面直接與病人面對面溝通;以病人為師,真正去照顧病人而獲得的知識才會記得久…...。諸如此類的建議,相信許多同學已經聽不只一遍了。儘管如此,我覺得十分受用;而且我認為,當我們真正的走出病房,才看得到一些知識以外的東西,例如...
閱讀全文

我們與疫苗的距離

去年暑假結束了基礎學科的學習及國考,我們開始了臨床見習。很特別的是,我們這梯實習醫學生,全都是在Covid-19爆發,肆虐全球後,才進到醫療場域的。所幸,過去一年多,台灣獨步世界,疫情控制優良,臨床見習也沒有太多恐慌。可以感受到每一線的大家都十分盡力,然而,在2021年中,台灣社區感染終究還是爆發,疫苗也成為...
閱讀全文

我索見到的世界──那年夏天,我們在索羅門

我想帶你回到那一天,那一刻,那片海。傍晚餘暮,海天一色,天上人間。漁船的小燈點綴漸暗的天,遠方尚未褪明的雲形成碩大的粉色的船,而更遠處的天漸層一片暈染的虹,潮水浮鳴,徘徊遞進;也記得停電的那個夜晚,赤腳站在庭院仰望星空,點點流銀嵌空,銀火流河捲幕。從有限的認知中檢索出曾靠近天堂的模樣,那是索羅門海中...
閱讀全文

病情下的團圓

一開始對於家醫科病房的認知會偏向內科系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房,直到真正踏入病房才更深刻的體會到每個病患身上,幾乎都存在著屬於自己的家庭故事。也許是因為安寧病房本身的特殊性,在這個環境中遇見的患者多半為接近生命尾端的患者,在臨終的時刻往往能聽到見到許多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聽聞的家庭故事。以我自己這次...
閱讀全文

擬真訓練之於臨床學習──一位醫學生的見解

重症模擬在內科重症病房見習時,有堂重症的擬真學習。利用高級電子假人,身上裝有模擬心音、呼吸音的設備,並且假人還會說話,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床邊設有生理監視器以及氧氣給予系統,完全仿真加護病房裡的配備,並且以一個因為喘而來到急診的案例為起手式,讓我們從頭開始下臨床處置。而老師再根據處置,回饋我們病人的...
閱讀全文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春妃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