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以「跨領域世界咖啡館」探索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

跨領域團隊合作教學(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是指發生於兩個或兩個以上職類的學員們相互討論、分享的學習活動。本文章是以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於2022年8月5日舉辦「跨領域世界咖啡館」為例,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是1995年由華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和大衛.伊薩克...

閱讀全文

結合可信賴專業活動概念的個人化學習計畫

在各類臨床學員的學習上,自主學習始終是重要的一環。然而,目前對自主學習有直接幫助的作法相對有限,其中一項能促進自主學習的作法是個人化學習計畫(individualized learning plans,ILP)。在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閱讀全文

虛擬現實在手術教育中的應用之我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醫學教育正面臨一場深遠的變革。多位學者和醫療專家也對此表達了高度的重視。特別是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技術這項科技,其在醫學教育和醫療實踐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學界和業界的關注。...

閱讀全文

評量你的評量系統—參加歐洲醫學教育年會(AMEE)2023之心得

能力為導向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在醫學與醫事職類教育中已然蓬勃發展,不論採用里程碑(Milestone)或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藉由計畫性評量且使用多來源資料(multiple-source data)...

閱讀全文

運用虛擬實境導入醫院廚房火災應變教育訓練課程

因應元宇宙時代的來臨,新進營養師的廚房供膳訓練與廚房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也能運用多元教材進行輔助教學。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是利用虛擬出一個立體、高擬真的 3D 空間與影像,當使用者會產生好像處在現實中一般的錯覺,並可運用教案設計進行互動的一種模擬工具。醫院廚房是一個火災...

閱讀全文

輸血醫學知行合一:ABO血型

在ABO血型鑑定實驗上,臨床上常見的三種重要的實驗操作法,分別有試管法、凝膠微柱卡片法及固相紅血球黏附法,如下圖所示,三種實驗的原理、操作步驟及判讀方式皆不同,但實際教學現場中,礙於課程內容、學生人數(約50人)及校內設備環境,僅能排入排入實驗一ABO血型試管法,且為全班性兩人...

閱讀全文

AMEE參觀分享-人工智慧在醫學教育與臨床醫學的應用

自從OpenAI在2022年11月發表ChatGPT 3.5以來,各個不同的領域,甚至於醫學教育以及臨床照護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2023年更被稱之為AI元年。處於浪潮中的醫學生、臨床以及醫學教育工作者,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來應對,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23年8月舉辦的歐洲醫學教育年會(AMEE)針對這...

閱讀全文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白培英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陳炯瑜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周桂芳委員、國防醫學院林錦生委員、陽明交通大學吳貞宜委員、義守大學醫學院梁正隆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陳正文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文稿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  影片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