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領域世界咖啡館」探索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

  •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研究助理
朱芳儀

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
劉子弘

以「跨領域世界咖啡館」探索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


前言

  跨領域團隊合作教學(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是指發生於兩個或兩個以上職類的學員們相互討論、分享的學習活動。本文章是以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於2022年8月5日舉辦「跨領域世界咖啡館」為例,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是1995年由華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和大衛.伊薩克(David Isaacs)共同提出的一種對話模式,以分組討論的方式共同探討議題,分享想法的同時也達到聆聽各自觀點的效果。本活動參與的學員分別來自八個職類,共27位,並由五位分別來自西醫、護理、藥學、營養、復健的桌長分成四組帶領討論。

活動進行

  在活動開始前我們會先召開桌長共識會議,請桌長們共同討論指引的方向與討論的議題。分組討論前,會先由主持人介紹世界咖啡館的背景說明、知識簡介及運作方式,讓學員們對此有初步的了解,並觀看由教學部製作的錯誤版情境影片作為後續討論的依據,影片內容分成以下五個情境:

  • 情境一、團隊查房:醫師、藥師與護理師等職類一起參與
  • 情境二、病人血氧惡化:護理師與呼吸治療師聯繫
  • 情境三、呼吸治療師診視病人後,與值班醫師回報
  • 情境四、經過連日處置,病人情況改善,轉入一般病房。醫師準備安排病人出院,營養師與家屬說明管灌營養品
  • 情境五、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等職類參與出院前的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會議

  討論的議題則是有以下四個面向:衝突管理/化解、團隊運作、團隊溝通、以病家為中心。以下以其中一組的討論海報內容舉例,表示出學員們在討論上的相關性與延伸,以四個面向分別列出其相關對應的句子:

  • (一) 衝突管理/化解
    對於共同執行查房時,認知上的差異來至於醫師不了解護理師或藥師的想法。

  • (二) 團隊運作
    團隊合作執行上,需要各職類提出專業上的資料作為論點支撐,如以客觀的數據呈現病人的狀況。

  • (三) 團隊溝通
    在溝通方面,護理師的立場應堅定且具體地呈現臨床狀況,來向醫師表達意見。

  • (四) 以病家為中心
    針對於每個病人狀況,營養師認為某個營養配方是對腹瀉病人最合適,不過價格較高,故需提供其他方案給家屬選擇。

  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會由各職類的組員們分享對於議題的看法加上桌長們適時的引導討論,激發學員們對於議題不同的思維,藉此達到跨領域的分享與互相學習,並傾聽各自的專業與認知。我們會在最後綜合討論的時間播放正確版的醫療情境影片,在正確版的影片中,我們除呈現原本各段影片的較佳團隊示範,也增加了情境二「半天後病人狀況改變,醫師與護理師一同診視病人」及情境三「值班醫師確認過數據再與呼吸治療師聯繫」兩個內容,使醫療診斷過程更加完整,跨領域溝通上也更加流暢。

資料分析

  我們分析的資料來源為各桌討論海報上的內容及最後綜合報告分享的口述內容,並且以主題分析法進行編碼分析,可將內容分為以下三大主題及次主題,並以學員們討論的內容舉例:

  1. 支持溝通的策略
    • 制定明確的共同照護目標
      「大家要去朝一個目標前進,這樣才會為病人或家屬更好。」
    • 提供客觀的資料與指標
      「我們要提供客觀的數據給醫師參考,或是加開其它檢查去更加證明這個狀況。」
    • 提出具體的意見或替代方案
      「呼吸治療師跟醫生的立場太過堅持。(呼吸治療師)可以說一些數據跟醫師說清楚,再提出更好的處理方式。」
  2. 各職類的專業及認知差異
    • 採取開放的態度傾聽
      「(團隊成員)視情況給予開放性建議、提問對方想法。」
    • 避免慣性服從醫師權威
      「Leader(領導者) 不一定是醫師,考量到討論主題是復健,由復健當 leader。」
    • 了解各職類的困難之處
      「(我們)要學著去了解各個職類在做什麼,我們在過程中要讓整個團隊去了解一些問題跟情況。」
  3. 團隊中的換位思考
    • 多方位思考同仁的立場
      「(團隊成員)啟動跨團隊會議、各職類互相溝通找資源。」
    • 以病家為中心
      「各個團隊要一起理解病人跟家屬的難處、一起溝通,才能幫病人做最好的決定。」

  綜合以上內容,學員們表示對於跨領域溝通,各職類需有共同的目標,以利於後續的處置計畫。職類成員若以客觀數據來訴說病人的狀況,以自身專業提供實際的處理方式,對於醫療溝通上會更加有效。團隊能傾聽各個成員的看法,了解各成員業務上的不易之處,進而給予支持並調整作法。換位思考也是學員們重視的部分,如團隊成員相互合作的過程能多以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並且以病家為中心,協助病人及家屬後續照護與出院後的事宜。

結語

  由上述資料可看出學員們討論過程中的海報內容豐富,各職類的學員分別以自身角度出發探討問題,並在輪轉回合後,可以參考上一輪並未參與討論到的內容,以此延伸接下來的討論與分享。相關資料經過分析後可以得知世界咖啡館作為IPE的方式,十分適合在短時間內收集到來自不同職類、不同專業領域的資訊,即使在參與者較多的情況下,也能藉由分組方式討論共同的議題。藉由學員們的相互討論以達到思維共享及認識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在教學應用上是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方式。未來我們會持續舉辦世界咖啡館活動,以推廣跨領域學習與交流。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白培英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陳炯瑜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周桂芳委員、國防醫學院林錦生委員、陽明交通大學吳貞宜委員、義守大學醫學院梁正隆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陳正文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文稿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  影片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