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師的養成,從學校到醫院實習,再從實習生到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階段,會經歷不間斷的挑戰與評核,相信,每位醫師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希望應證自己的進步,照理說應該會把握任何機會,來展現自己的能力與進展,但我們卻注意到部分學生,有著既希望進步但又避免被評核的現象,他們並非學習落後...
猶記得從住院醫師轉換身分為主治醫師的那一天,貌似周遭的人事物都一如往昔,責任卻隨著白袍長度,一起增長了一些。其中,最令人莞爾的,莫過於有些學生的稱呼方式突然從「學姊」改為了「老師」。每當學生這樣稱呼時,都會讓我回想起醫學生時期遇到的一位老師,查房時自然而然與病人並肩而坐...
本教師心語是筆者參與國內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推行十多年來的部分反思,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以下簡稱CBME)成為近十年來國際間醫學教育發展的主要潮流之一。早在1978年,McGaghie等人便於WHO的CBME白皮書,廣義地定義CBME為:勝任能力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