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外科
謝明諭醫師
以成果為導向的醫學訓練計畫
知識的分佈模式
過去,教學就是老師把自己畢生知識教給學生,學生努力吸收所有的知識。這樣的教育模式在過去是相當有效率的,因為學生的學習動機相當強烈,只要老師把知識丟出來,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學會。在這個模式之下,老師的知識越豐富,學生的收穫自然越豐富,所以一個好老師的定義就在於他的博學多聞,做越多研究、懂的越多,就能讓學生滿載而歸。
然而近年來的知識成長迅速,深度、廣度也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畢竟個人能力有限,無法精通所有領域的知識,老師們精通的知識由廣轉深,成為某領域的專家,但有時候這樣的知識水平就不一定適合每一位學生,如果還是以傳統「教學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就會出現問題。
圖1 |
圖2 |
我們用圖形來說明,如圖1,2所示,橫軸是知識的廣度,縱軸是知識的深度,A區代表的是大家都能了解的程度。B區則是較專業的部分,也相當實用,要稍微努力才能掌握。C區則是相當專業的部分,如果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比較不容易掌握這些知識。
在圖1中,當知識的廣度夠廣,可以教給學生更多「實用的」知識,但知識的深度只有在A的水準,難以滿足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學生。
在圖2中,當知識的深度增加時,廣度也會相對減少。當大多數的知識落入C區時,一般學生會覺得學習挫折,或是覺得這些知識跟自己沒有關係,而缺少學習動機。對於一個老師而言,分佈在A區、B區的知識量相對較少,代表能真正給學生的收穫也變少了。尤其各領域的專家老師們平時應用的知識都是C區的知識,不知不覺也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這區,若非針對要成為這個領域專家的學生,學習成效自然不佳。
以外科教學為例,對老師們來說,手術技術、手術策略、術後照顧自然是外科專業知識的重點,但對於不走外科的學生而言,掌握肝臟切除的技術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對一般學生而言,如何診斷、評估外科疾病,初步處理以及適當轉診與交班反而是實用的知識。
成果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子曰:「因材施教」,這裡所說的「材」指的是不同的學生素質,也可以解釋成志向、目標不同的學生。想要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要讓他們覺得眼前的知識跟他們達成目標的核心能力強烈的關聯,掌握這些知識對於將來他們要走的道路相當有幫助,學生自然會產生學習動機。
例如:想要走神經外科的同學,對於腦神經相關疾病會相當有興趣,除了在神經外科的學習之外,在神經內科時可以針對疾病的診斷、評估加強學習、在復健科時可以針對腦神經疾病患者手術之後的復健策略加強學習,甚至在胸腔內科都可以學習到神經外科病患手術之後,胸腔照護的重點。
又例如:將來想要開業的同學,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是一般性疾病的治療與轉介。學習化療技巧或者磁振造影判讀對他們而言幫助可能不大,因為在診所並不會進行化療或者開立磁振造影檢查。相對的,問診技巧以及邏輯性診斷能力,以及超音波技術就是他們必要的能力。這種針對將來職業目標(成果)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就是成果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萬一學生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呢?
如果遇到對於自己將來職業模式不明的學生,又怎麼來安排他們的學習呢?人生原本就是不斷的自我探索,回想我們過去的成長,也很少在醫學生階段就確立了達到我們今天位置的道路,甚至時至今日的我們也都還在探索未來的方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幫助學生找到他們職涯的方向,當然也是老師的責任。針對初入臨床的大學五年級、六年級學生、PGY1(原本的醫學系七年級學生),除了傳授自己專業知識中「一般科醫師該有的知識技能為主」(知識分佈的A跟B層次)之外,更應著重在「讓他們感受這個科的步調與特性」幫助他們探索自己是否適合這個科。
對於PGY2來說,大多知道自己要走什麼科了,但常因為還在PGY訓練必須到很多他不見得有興趣的科學習,例如:立志走復健科的學員到神經外科學習,就不見得對外科手術有興趣。這時老師應該先跟學員會談,以「我們科的疾病,跟你要走的科有什麼關聯性」為主的會談,確定學習的內容。以上面的例子而言,神經外科病患手術後,大多需要復健科的幫忙。如果不是在現階段的學習,復健科醫師很少有機會接觸剛罹病的病患,明白病患接受過的治療以及整個過程的經歷(除了醫療之外,還有病患的心理歷程)。加強學生對於該科學習的動機之後,老師傳授知識的深度就可以B層次為主,加入一點C層次的部分。即使到了資淺住院醫師的階段,雖然已經決定什麼科了,但對於次專科還沒有想法,老師的專業知識教學內容就可以漸漸加深到C為主的層次,同時幫助學員探索將來的方向。
總結
對老師而言,想把自己的學問、經驗一股腦的全部交給學生,是熱情、也是天性。但如果可以同時幫助他們探索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增加學生與學科的關聯,同時考慮學生的需求,分層給予,除了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可以看到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
近年來,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越來越被重視,而「成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就是學習者為中心的進一步體現。陪學生探索自己的職涯方向、增加學科與學生的關聯性、分層的知識傳遞,是達到成果為導向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