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三年級
宋致屹
醫學教育制度變革下的解決方案—初階臨床體驗課程
面對在校修業年限由七年縮短至六年,以及今年九月起部分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的影響之下,勢必壓縮到學習時間,為了減少對醫學生學習上的衝擊,臺北醫學大學目前在醫學教育上的應變措施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初階臨床體驗課程、PBL與TBL(臨床前階段的臨床推理模擬訓練)以及發展可信賴專業能力活動評估模式,以下我將以學生的角度分享修習初階臨床體驗課程的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於一年級下學期開始開設初階臨床體驗的系選修課程,並持續開設到四年級下學期,每學期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依序為探討自我、學習合作、落實合作、應用醫學、搜尋文獻、經營管理、反思醫學,大致上配合系上必修課的安排設定適合當年級的學習目標,選修的同學會有一位的臨床醫師作為導師,由導師及學生共同討論如何透過臨床觀摩來達成每學期的學習目標,我的導師為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預防醫學暨社區醫學部陳晉誼主任。
在大一下學期課程剛開始的時候,導師和我共同討論我的學習目標,也詢問我想要透過什麼活動達成學習目標,在導師的安排下,我透過觀摩神經內科的門診以及進入開刀房觀摩神經外科的腦瘤手術來大致上了解不同科別的醫師相異甚大的工作內容,逐步探索自己未來要設定何種目標並嘗試努力達成。
大二導師讓我參加國際腦中風論壇,內容雖然困難,但在導師現場從旁給我一些引導,我也能理解各國講者的演講內容,這個活動我看見各國的醫師及研究人員透過論壇互相交換研究心得,領域不僅僅只有治療,也涵蓋了事前的預防,甚至醫院為了縮短就醫時間設立的標準作業流程,大家共同合作為各國的腦中風病患努力。而臨床上,醫師與醫師或醫師與其他團隊的合作,導師則是透過安排我跟醫師查房及觀摩一般外科肩關節鏡的手術來讓我實地瞭解合作的模式,在查房時醫師除了自己查看病人的狀況外,若有其他併發症、或是需要開刀,必須會同其他科別的醫師一起討論;在開刀房,除了醫師本身,也需要和護理師、外科助理等其他人一起完成手術。到了大三,由於已經進入解剖、病理的課程,因此老師會希望我們能將課堂所學,應用到臨床的觀摩學習,以我觀摩復健科門診為例,有個病患因頸部僵硬(俗稱落枕)一個月未好轉而來就診,醫師立刻安排X光檢查嚴重程度,結果出爐後發現病患的頸部肌肉過於緊繃導致頸椎已近乎成為一直線,搭配課堂所學的解剖學知識後就能知道正常的頸椎應為向前突出,此外也能推測是哪些肌肉所造成的。各年級階段的活動雖然可能會類似,但其中的學習目標不同,活動中自己所注重的面向也會有所差異。
除了以上臨床的觀摩,課程也會定期舉辦茶會,由臨床醫師與醫學人文學科老師共同主持,透過茶會,各年級修課的同學可以彼此分享各自的觀摩經驗,而醫師與老師也會帶領同學思考、討論醫療相關議題,例如臨床醫師如何面對工作上的壓力,或是醫師如何和家屬、病人互動,這些討論與分享讓我們不僅僅只是到醫院觀摩而已,也引領我們思考相關議題,進而讓這堂課的學習富有相當的意義。另外學期中定期需要撰寫雙周札記,讓導師了解我們的學習狀況,也可做為自己的學習紀錄,期末則針對整個學期的學習做一個完整的回顧與整理,檢視自己是否有達成學期初設定的目標。
在修了數個學期的初階臨床體驗課程後,我認為本課程對於醫學生的學習具有顯著的效果,像是在教室教導團隊合作或是醫病溝通的效果很顯然的遠不及親自到醫院觀察。相對於學校課堂偏被動式的學習,這個課程希望學生能主動與導師討論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在觀摩活動當中,多半也是需要自己觀察、甚至是主動詢問醫師相關問題,因而間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唯一遺憾的是,初階臨床體驗課程一開始的選課上限僅限75人,還有許多想選這門課的同學沒有機會選上,由於初階臨床體驗有連續性,之後的學期也無法加選進來。不過還是在此感謝學校願意開設這門選修課,尤其臨床醫師平常的臨床事務已經非常繁忙,必須額外撥空帶領學生學習、觀摩,另外特別感謝我這門課的導師萬芳醫院陳晉誼主任在百忙之中幫我安排了很多有助於我學習的觀摩活動,讓這門課成為大學生涯最特別的一門課之一,帶給我更寬廣的視野,幫助我在學醫之路能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