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三年級
徐子晉
真的有需要提早進醫院嗎?
從大一下到現在大三上,修初階臨床體驗已經來到第四個學期。就像每學期的課程目標都不一樣,這一路上的風景與帶給我的體驗收穫,也是截然不同的。
記得大一下,第一次看老師如何問診、檢查、衛教,病歷表上的專有名詞我也看不懂,只看得懂醫師重複著問診、打病歷、開藥的流程,有時候到刀房進行手術,感覺並不是會讓人特別熱愛的一份工作。隨著慢慢增加的醫學知識與跟診次數,到診間漸漸進入狀況。老師偶爾會考考我們一些學術能力的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又再次溫習了課堂中學過的知識。有人說看病就像是在推理解謎,看似重複的問診背後,是在透過病人的症狀陳述與檢驗結果拼湊出疾病的輪廓。發現枯燥的基礎學科是用這樣的型態被運用在臨床實務上,回到課堂上也比較甘願學習。
這堂課給我們很大的空間,可以觀察不同醫師的門診、不同科別、不同的手術,雖然有著相同的標準流程,但是每位醫師的風格與發展重點卻不盡相同。有些醫師的門診人滿為患;有些醫師雖然沒有很多門診病人,但是很喜歡帶學生,或是鑽研於研究領域。這樣的發現讓我開始問自己:我以後想要成為什麼的醫師?想要讓別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現在雖然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醫師真的不用都要一個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獨特的個人特色。
在手術室的其中一個觀察重點,就是要看看醫事人員們如何同心協力完成手術。在刀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不同科別、不同職位的人要經過溝通、合作,才能完成一台刀。術後醫師還要向家屬說明病情,可見溝通能力真的是不可輕忽的一項能力。
有時候也會到醫院的其他領域看看其他醫事人員的工作內容,像是物理治療師、藥師、醫檢師等的工作環境及內容,看看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內容,也許因為未來也不會有機會接觸到,感覺滿心奇的。醫院就像是一台機器,每個人都是一個小齒輪,互相咬合著、互相需要才可以讓整台大機器轉動。
在醫院觀摩期間,因為看到很多為疾病所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變得比較感恩。回頭看就能發現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真的是很幸福,課業、或是人際關係帶來的壓力也變得微不足道。
最後是心境方面的轉變。因為家裡沒有醫事背景,身旁卻有許多朋友的父母、甚至雙親都是醫師,出於「醫師」的陌生感與對於出身的沒自信,在初次不是以病人的身分與臨床醫師近距離接觸,讓我滿緊張的。到現在都還記得老師那天下午先是開導我們一番,說:「別緊張,我自己當年也是從沒有醫事背景開始,但現在也都走過來了。」這句話給了我很多信心,或許起步比其他人晚了一點,但是總有一天還是可以走到相同的地方。
很喜歡初階臨床體驗這堂課,因為它讓我可以親眼看見醫學知識是如何被運用在臨床,讓我看到跨科別、跨科系如何團隊合作,讓我反思自己對於未來的規劃,也讓我心存感恩、增加自信心。只能說有幸修到這堂課,真的是收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