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四年級
林欣怡
彈性規劃的初階臨床體驗
初階臨床這堂課跟其他課程非常不一樣,除了讓我們能夠提早進到醫療場域實際接觸醫生、病人外,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就是“學習自主權完全掌握在學生手中”,有別於其他的課程都有老師事先規劃好的課程大綱,學生基本上只要按表操課,好好消化吸收上課內容就可以確保學習到應該具備的知識。這堂課在各個面向給了我們(幾乎可以說是)絕對的自由,像是每個學期初我們必須撰寫自己的意向書(內容包含學習目標、成效評估指標、學期活動規劃等),我自己是從這樣的過程學習到很多。比如說:第一個學期的時候懵懵懂懂,對學習目的其實還沒有很清楚的定向,所以藉由和同學間互相交流、茶會分享、以及向學長姐請教等方式獲取經驗,來改善自己的意向書內容(學期間可以更改意向書內容,以達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也是我覺得這個課程很創新的地方)。接著下個學期就會開始思索自己之前學到甚麼?該如何奠基在之前的經驗上有更清楚的學習目標?到現在四年級,因為開始接觸臨床課程就會結合其他課程,將所學串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架構。在學習期初的神經系統疾病時,BLOCK的內容本身幫我們統整了基礎(神經解剖,前一個學期選修課程內容)跟臨床醫學,同時搭配TBL(team-based learning)案例實際跟著教案演練診斷流程,最後我也抽空到神經內科跟門診。而那天早上考試是相關課程內容,剛好可以相互印證。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常見的疾病即使考完後機轉、病徵我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實際看到病人還是跟預想中有很大的差異,像是帕金森的症狀有個口訣RAFT(rigidity, akinesia, facial masking, resting tremor),但實際在診間看到的病人都是已經服用藥物控制後,所以症狀相對來講不那麼明顯,就算有上述症狀也不像上課為了幫助記憶的示意圖一樣明顯,而是非常細微需要仔細觀察才會注意到。而不常見的疾病因為當初覺得沒那麼重要、太瑣碎就忽略掉,但是剛好遇到病人被診斷出這種疾病,程度還很嚴重時就會很震撼!
除了意向書之外,這堂課因為是以觀摩的方式進行,老師基本上都會以臨床教學模式指導我們,跟平時上課被動坐著聽講相反,老師說話的速度很快、動作很快,看到他覺得需要解釋的部分就隨口提點,所以過程中稍微一個閃神就會遺漏掉重點!就算一字一句聽進去了,對於整個疾病如何診斷、背後機轉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回去要自己上網找資料補足缺漏的背景知識,促使我們要自主學習,就像PBL一樣。觀摩結束後,老師通常都會問“有沒有甚麼問題“?起初,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任何問題,因此很不習慣這種方式。但是隨著年級漸增,有相關臨床課程後,漸漸覺得這樣問題導向的方式其實蠻有效率,學習效果也比單單聽講受更加深刻。此外,藉由這堂課的機會,我得以接觸許多課堂以外的面向。比如說因為帶我的導師主責醫院居家及長照業務,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常常跟著老師到社區據點、病人家中診療,而這一塊是學校課程無法提供但卻跟醫院內模式差異極大的面向(目前課程仍著重於急性治療,對於出院後的居家、復健很少提及),除了更加需要仰賴團隊間的合作(居家護理師、醫師等)將社區業務推展出去。脫離了醫院冰冷的環境,醫護人員和病人間似乎不再隔著一段距離,幾乎像老鄰居一般熱絡。
初階臨床不只提供提早接觸臨床的管道,同時補足也了課堂講授之外不同的學習面向,它背後衍伸價值其實遠超過課表上明訂的一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