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四年級
白耕豪
初「見」臨床
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的重點即基礎與臨床醫學的整合,醫學系改制為六年。北醫很早就投身於這種新式醫學教育改革,問題為導向的學習,藉由早期的臨床接觸,整合基礎、臨床、人文與社會科學,連結課堂知識與臨床實務,讓學生在學習醫學知識時有更好的效果,同時增加對臨床事物的認識,及早進行職場的規劃。近幾年,「初階臨床」在北醫醫學生養成教育得到肯定,這應該歸功於所有投入此課程的臨床教師,他們在精神與時間上無怨無悔的付出,我想這也是課程中最大的力量。
北醫依據學校修習階段,訂定不同的課程指標項目。如大三上學期的核心能力是「應用醫學」,因此配合基礎學科作初階臨床的安排,尤其大體解剖與病理學,在臨床上的應用相當廣泛,所以我將觀摩的所見所聞記錄在雙週札記,並將自己所學應用到臨床,與醫師討論,課前研讀課後請益,達到應用醫學的核心能力,增加基礎醫學的深度。大三上學期課業繁重,因課程彈性,讓我得以在暑假就開始觀摩,老師幫我安排了醫院的保險與病歷組,了解醫院行政方面的運作,提早接觸醫院的環境,費用核刪的問題,了解健保的體制,讓我未來能在現有的制度下更有生存空間。學期間也觀摩了骨科,骨科是最能和大體解剖結合的科別,骨科手術需要從骨頭辨認位置,所以當醫師在為我講解膝關節的構造時,雖然只能觀看到關節鏡的影像,但卻能在大體解剖課上進行印證。因此當我實際看到大體老師的膝關節時,醫師所說的那些名詞及landmark,都能清楚浮現,幫助學習。
另外,大三下學期的核心能力是「搜尋文獻」,由於學校開始進入臨床課程,上課方式以Block進行,每堂課皆由臨床醫師上課,如一般醫學概論講述問診的方式、臨床常見的症狀以及診斷方法,甚至會安排到醫院進行模擬問診。其他科目包含外科概論、呼吸循環、消化、骨骼肌肉系統疾病,還有實證醫學等必修課。每當系統課程結束,記憶猶新之際,我會請老師幫忙安排該系統的臨床觀摩,課堂知識與臨床實務相呼應,這樣的學習方式與效果更為實際與扎實,而在臨床上與醫師討論,所得到的收穫更超乎預期。以消化內科觀摩為例,在檢查報告中經常有膽囊息肉的發現,這讓我聯想課堂上所學膽囊癌的風險因子,因此特別搜尋論文,文中指出息肉若小於1cm且沒有症狀,即每6-12個月以超音波定期追蹤,如果息肉成長快速則需特別關注,但也有研究指出息肉的大小無法作為腫瘤判斷的依據,所以強烈建議超過6mm就要切除膽囊。臨床上的標準似乎並不一致,所以特別請教醫師,醫師認為這個部分沒有一定的標準,因為息肉雖屬危險因子,但膽囊癌的組成不僅只有息肉,所以沒有明確指出多大的息肉非要切除膽囊,但以臨床經驗而言,膽囊有息肉必需持續追蹤,除了影像學外,還要監測腫瘤因子,不會因為超過1cm就進行預防性手術,因為膽囊切除還是會影響病人的生活。此外剛好有實證醫學的課程,包含實證醫學的步驟、搜尋並評讀論文,在課堂上也會進行結果操作,所以對這學期臨床文獻查詢特別有幫助。因此希望藉由參與初階臨床體驗更貼近病人,印證老師課堂教授的內容,相輔相成,從疾病個案學習鑑別診斷、治療指引以及臨床統計資料,也藉由接觸這些優秀的臨床醫師,將課堂所學運用在臨床操作,培養臨床應有的正確觀念,加強自己與病人互動的能力。
「初階臨床體驗是一趟尋找的旅程,找回了自己當初想要從醫的初衷與熱情,找到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憧憬,找到了醫病關係最原始、最純粹的美好」。初階臨床是醫學系一至四年級所有課程中最接近臨床的課程。以師父「影響」徒弟「修煉」,藉由觀察、模仿與體驗,以及典範學習,增強我們在人文素養的體會與深度。期盼自己歷經扎實的基礎醫學知識,清晰的臨床邏輯思路,也能循序培養素養與實力,成為一位忠於志業,遵循醫者風範的好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