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教育中心主任、胸腔科主治醫師
陳世彬
醫學教育的演變與實踐:培養全能醫師的挑戰
醫學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人類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建立了醫學,並為了把長期積累的醫療經驗傳給下一代,創立了醫學教育。起初,醫學教育主要以師帶徒的形式進行。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和對醫務人員需求的增多,學校形式的醫學教育應運而生。早在公元443年,劉宋王朝已設立了官方的醫學教育機構;而在公元9世紀,意大利的薩列諾醫學校則開始聞名於世。
醫學教育受到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制約,並直接受到衛生和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影響。與此同時,醫學教育反過來也對社會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為社會培養醫療保健人才,保護社會勞動力,並將醫學知識和經驗代代傳承,實現醫學知識的繼續和再生產。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終身教育的思想在歐洲興起,認為教育是個人一生中連續不斷的學習過程。在此思想啟發下,國際醫學教育界普遍認為,醫生接受醫學教育也是一個終身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基本醫學教育(醫學院校教育),學生在學校中接受基礎教育;畢業後教育,醫學生從醫學院校畢業後在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接受專業化培訓,使所學知識和技能朝專業方向深化;繼續醫學教育,在完成畢業後教育後,醫生需繼續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以跟上醫學科學的發展。這三個不同性質的教育階段應緊密銜接,形成連續統一的醫學教育過程。
然而,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核心素養」指一個人為適應現代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不僅強調學科知識和技能,還應關注與生活的結合,通過實踐來實現全人發展(教育部,2014)。新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重視學生的情意、態度與正確價值觀的培養,綜合知識、能力與態度的價值呈現,符合教育目的與生活行動力(吳清山、方慶林,2018)。
醫學教育不僅需要專業技能和核心知識,還需要實戰能力。然而,醫學生在畢業時往往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如放置尿管和鼻胃管,更遑論置放中心靜脈導管或氣管內插管。這樣的醫學畢業生在進入PGY(住院醫師訓練)階段時,容易造成醫療困擾,常需總醫師幫助執行各種操作,甚至開立醫療醫囑。
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山醫開始在醫學生輪訓內科部期間,要求學生在內科部完訓前至少完成10例鼻胃管和尿管的置放,完成10份入院病歷,並需完成至少兩例的完全照顧(primary care)。雖然沒有要求全程自行操作,但至少在住院醫師或總醫師的協助與指導下完成。試行數月後,成效顯著,學生更有臨床參與的感動,查房團隊氣氛更融洽。
醫師的專業技能需要不斷練習,尤其在超高齡社會中,內科病人心肝脾胃腎腦肺問題頻出,保留一定的技術操作與考核,能確保醫學生在進入PGY階段時不會有太大落差,減少護理師的負擔。
目前,中山醫的短期目標是制定各科部醫學生在各科完訓前需完成的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能。雖然醫學教育導入了許多翻轉教室的概念,但實際操作與熟練仍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