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五年級
陳品睿
從安寧緩和學習全人照護
安寧緩和科相較於醫院的其他科別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尤其是醫學倫理及醫病溝通,這些在其他專科訓練較少的能力,反而是安寧專科最重要的部分。在跟著馨葆醫師會診、居家及教學門診的過程中,老師總是很用心地和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況,讓他們能安心的接受後續的治療。此外,如果患者家屬和醫師或家屬之間有難以解決的溝通問題,老師也會作為兩者間的橋樑,用自己的專業協助溝通,讓雙方能平靜下來,理性解決問題。這些經驗讓我理解到良好的醫病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有時侯同樣的一句話,經過包裝之後,用不同的態度及語氣講出來,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另一個讓我獲益良多的部分是病人的照護及理學檢查。安寧緩和科的老師和學長姊都很願意和我們討論病人的病況及治療,甚至會主動和我們分享自己的思路以及接下來的治療方向及策略。在參與病人照護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慢慢練習並建立自己的思考邏輯,學習自己掌握患者的病況,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此外,老師和學長姊對於各項理學檢查都很熟練,甚至僅僅用理學檢查就能掌握患者大致的病況,讓我體認到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他們也很樂意每天都帶著我們到病房練習理學檢查,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熟習這些技術,能更準確的判斷病人的病況。最後,馨葆醫師常常和我們討論自己過去在台大、彰基的經驗,並分享很多好書讓我們閱讀,在和老師談話的過程中,讓我瞭解畢業後的未來其實有更多的可能,踏出舒適圈,去尋找更適合自己、有更多專家的地方,才能有機會更進一步地提升自己。希望以後的我能夠帶著這些收穫,繼續精進醫學生必備的各項能力,才能成為更好的醫師!
每次的安寧居家都讓我很期待,很難得有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出去見見世面的機會。在前往個案家的路程中,老師都會詳細和我們介紹個案的病況及家中面對的問題,讓我們在事前就能對整體情況有一定的理解。在居家訪視的過程中,老師除了評估病人、解釋病情和調整用藥外,也會針對個案的需要提供各式各樣的衛教資訊(感覺好像百寶袋一樣!)。如果個案及家屬有心靈及社會支持的部分,老師也很願意以自身的經驗引入,協助他們以另一個角度看待眼前的困境及哀傷,或許就能有不同的想法產生,走出全新的路。在安寧居家見習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居家的每個病人都很倚賴老師,也很信任老師提出的各種建議及治療想法,我想大家一定是看到老師真的很用心在對待病人,才會全心全意地相信老師吧!希望未來自己也能像老師一樣成為值得病人信任的好醫師。
安寧共照相對於安寧居家最不一樣的是可以學習老師是如何從頭開始建立一段良好的醫病關係。在安寧共照的見習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肺癌的個案,她原先對於安寧緩和的治療非常排斥,也對原本的主治醫師會診安寧感到不理解。在老師和個案的對談中,老師先從患者的病情開始著手,藉由影像學的解釋,讓個案能快速、正確理解地自身的病況。再來提到個案原先的主治醫師的思路,向患者解釋目前的治療已來到較後線的階段,但醫療團隊並沒有要放棄治療,只是需要用到較後線的藥物或是Off label的藥物,並嘗試引進疼痛及症狀控制的專家以提供更全面的醫療照護,這樣子的對談內容不只讓患者可以正確的認識自身的病況及將來的治療計劃,也消除了患者對於安寧療護等於放棄治療的疑慮。另外有趣的是,老師向患者提到「你這樣的患者想來安寧病房,安寧病房還不願意收呢!」這句玩笑話看似不經意,但也側面消除患者被放棄的疑慮,小小的一句話卻有著莫大的成效。醫病溝通真的是一門非常深入的藝術,希望自己也能在這部分多多汲取老師的經驗,慢慢建立溝通的能力,如此一來,我也能在行醫的路上建立更好的醫病關係,走的更順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