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教資中心數位教學組
林惠茹副教授
疫情下的教學現場:科技輔助教學
因應COVID-19本土疫情雙北新冠肺炎疫情,台灣於110年5月14日將全國疫情警戒提高到第三級後,後續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教育部通報「大專校院因應疫情停止到校上課配套措施補充說明」,自110 年5 月19日(三)起,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大專校院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學生遠端學習,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暑假期間不另行補課為原則。開啟台灣數位學習轉型的破壞創新,全面緊急使用數位學習科技導入授課現場。而後因應疫情及降低中秋連假過後人潮移動,大多數大專校院線上教學持續至110年10月中,長達5個月的全面線上教與學。
因應疫情授課方式的緊急轉變,全體教職員生皆須於短時間適應數位學習科技。各校教務處或教學資源中心須從課程需求、互動功能、是否有境外學生、是否有大陸地區學生到校園教育帳號等因素,依據數位學習常用的ADDIE流程,包含分析、設計、發展、實施及評估步驟,在眾多工具中決策出校園主要使用的數位科技工具,以因應非同步教學或同步教學的線上授課現場各類需求。短期間全校性的科技導入教學需求,從決策到教育訓練,在疫情催化下,科技導入的重要性及需求性都採用急迫性最高等級的推動方案。一般情境下,教材講解錄製的四種模式包含(1)錄影拍攝+後製、(2)多媒體設計製作+專業配音、(3)教師自主講解錄影及(4)錄影拍攝+LIVE即時轉播。在疫情下,大多建議教師採用科技門檻低自主性高的第三類或第四類講解錄製方案。在同步授課科技選擇上,以穩定性高的會議系統且能短時間支援全校性課程的方案為決策考量,大專院校採用的系統大多為Google meet或Microsoft teams,其中Google系統於大陸地區無法使用,需要納入課程使用考量。實體授課,學生都在教室內,而在疫情期間,學生返家或留在校園宿舍中,老師須要了解學生所處的地理位置、學習出席情況及學習情況,而透過科技導入輔助教學,如: ZUVIO 課堂即時互動工具,可使用GPS點名方式,粗略了解學生目前所處地理位置,從圖一(a)中可看出,在110學年第2周全校線上授課時間點,可見位於各地的學生分布,而在圖一(b)中,則是在實體授課前一周的線上授課時間,中南部的學生已提早返回校園(以花蓮慈濟大學為例)。透過科技了解學生出席情況,並了解所處地點,提醒學生因應疫情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a)
![]() |
(b)
![]() |
圖一、(a) ZUVIO 點名系統紀錄 (2021/09/28), (b) ZUVIO 點名系統紀錄 (2021/10/05) |
實體授課時,教師可透過學生肢體與眼神或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而在疫情期間採用線上授課時,導入科技協助,例如:透過ZUVIO 課堂即時互動工具,在學生於線上學習中的做答時間,可了解學生是否有登入困難、答題情況及使用載具情況等,答題後亦可立即得到全體學生對題目答對答錯比率(圖二),透過科技一覽學生學習樣貌,適時提供學習協助。
(a)
![]() |
(b)
![]() |
圖二、(a) 作答階段學生作答情況, (b) 學生作答結果 |
實體授課中經常使用紙本學習單進行學習引導,而在疫情期間線上授課時,則可以善用科技工具,如:google文件,讓每位學生都保有個人的學習單,且透過科技,保留個別學生學習歷程(圖三a)。亦可利用適當的線上白板科技(如:Jamboard或miro),使用數位便利貼及其他數位白板工具,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共創與團體發想學習活動(圖三b-c)。也可以引入數位轉盤,如:wheelofname,增加線上授課的趣味性與授課節奏多元性(圖三d)。
(a)
![]() |
(b)
![]() |
(c)
![]() |
(d)
![]() |
圖三、科技導入輔助教學,(a) 數位學習單(b)數位點名 (c)數位便利貼 (d)數位轉盤 |
計算類及操作類課程在疫情期間,採用線上授課時,通常需要使用手寫板、寫在紙張上投影或寄送材料包再以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重視視覺引導性,可善用科技導入輔助教學中,例如:實物投影機的子母畫面+縮放功能+數位畫筆(圖四a),引導學生整體操作流程,或使用classroomscreen數位教室螢幕上的計時器、學習活動名稱,增加線上授課的視覺引導,提升學習成效。
(a)實物投影機
![]() |
(b)classroomscreen 計時器+活動名稱
![]() |
圖四、科技導入輔助教學中的視覺引導,(a)實物投影機子母畫面(b)討論時善用數位計時器及載明活動名稱 |
本人亦受邀教育部緊急召集,與致理科技大學張淑萍老師數位學習團隊共同投入大專院校遠距教學課程與線上教學指引製作,透過數位科技中的串流媒體與平台(大專院校遠距教學課程與線上教學指引https://bit.ly/3BsfnXL),滿足大量且急迫的疫情下全國性的數位學習科技導入教學需求,並從三大角度:學校行政、教師教學到學生學習所需的基本數位學習概念到實務操作,提供線上版的彙整資料及5部微學習短影片,如圖五所示。這些短影片符合微學習架構,提供一口即食(bite-size)的學習方式,協助大規模學習者於急迫需求下,短時間吸收數位學習概念、心法與實務操作,內容包含(1)線上教學概論篇( https://youtu.be/8IBjjuguSEk ),簡介線上教學的基本概念,包括同步教學、非同步教學與混成教學,並說明線上教學從課前準備、課中執行與最後課後評估回饋等設計重點。(2)線上教學同步教學篇-以Meet視訊會議系統示範 (https://youtu.be/45J512PwV5o),說明同步教學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並運用 Google Meet 示範同步教學之操作及可採用的授課模式。(3)線上教學同步教學篇-以Youtube串流媒體示(https://youtu.be/eOABu6pYcBU),運用 Youtube 示範同步教學之操作及可採用的授課模式。(4)線上教學混成教學大專校院篇-運用 Microsoft Teams 示範 (https://youtu.be/db-GMtbcJOc),運用 Microsoft Teams 示範同步教學搭配非同步教學之混成教學時應注意事項及可採用的授課模式。(5)線上教學混成教學大專院校篇-運用Google Classroom 示範 (https://youtu.be/p6qZEZgW9-o),運用 Google Classroom 結合 Google Meet 示範同步教學搭配非同步教學之混成教學時應注意事項及可採用的授課模式。
![]() |
![]() |
圖五、線上教學概論篇( https://youtu.be/8IBjjuguSEk ),簡介線上教學的基本概念,並說明線上教學課程實施四部曲。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