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圖教學裡的全人醫療

  •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冠狀病毒時代以學生為主體的醫學教育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
葉秀真副主任、鍾惠君主任

人形圖教學裡的全人醫療


全人照護與醫護教育

  全人醫療概念源自1977年”Science”期刊學者 Engel所提出。國內則於2003年SARS疫情後在醫學教育改革中提出醫師訓練要能夠以全人的概念去處理病人的基本問題。故衛生署2005年開始推動全人健康照護計畫,至2011年將”全人照護”(Holistic Health Care)列為醫學中心任務指標之一。並於2020年後移轉入教學醫院評鑑條文內以落實臨床教育之推動,合計36條分別散佈於第二章師資培育以及第六章學員訓練中。全人照護的觀念是在照護病人時,把病人視為整體,尊重以及反應病人的需求、價值以作為所有的臨床決定導向。包括:1.提供生理上的舒適、2.提供心理情緒上的支持、3.瞭解社經環境的需求、4.提供靈性照顧。而護理教育目標更是以人為本,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過程,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融入全人照護理念,病人健康照護需求不是從護理專業視野決定,而是以病人角度感受在身、心、社會、和靈性所需的健康促進和照護計畫,並落實執行促進安適的照護措施,適時評值及調整計畫內容,以達到預期目標。

人形圖教學運用緣起與理論架構

  鑒於此全人照護、人本關懷理念,護理部早自2006年以系統性方式循序推動,陸續延聘國內外專家蒞院指導,包括德州大學Joy Penticuff教授、美國普度大學蘇惠明副教授、日本薄井校長等人。2011年邀請楊婉萍助理教授來院指導護理過程新思維,將成功大學趙可式教授的人形圖介紹給大家使用,爾後與慈濟大學郭莉娟講師合作,結合敘事醫學發展為本院的月曆型人形圖,引導同仁使用病人描述的故事FIFE (Feeling、 Idea 、Function、 expectation ) 亦即病人的觀點,以「人」為中心的照顧理念,藉由病人生病故事圖象的建構、畫面資訊引發的各種關聯,描繪與辨別事件鍊的因果關係,在教學討論中嘗試同理與角色替換。

  南丁格爾的護理理論提出三層注關心: 對於照顧對象的理性關懷,發自內心的人性關懷以及對照顧對象生活與促進治療過程的技術關懷。護理過程中人性關懷是護理專業核心價值,人形圖的運用即是透過病人樣貌的圖象,勾勒出個體與環境之互動過程及對話,呈現護病同在的概念。

全人照護成果

  人形圖案例報告於2015年全面導入護理部grand round 教學活動,主要運用在PGY學員,作為訓練全人照護護理過程之策略。為探討人形圖教學策略對護理人員全人照顧以及對專業職涯發展的影響,以三階段進行研究 : (一)參考教學理論融合認知學習、心理運動學習、情感學習以及視覺學習,建構人形圖教學策略與步驟,包含學習者評估、示範教學、引導案例問題討論、概念構圖、教學討論報告、回饋與反思。(二) 形成性評量:臨床教學口頭報告評分、課後書面報告再修正、反思心得5R 書面報告。(三) 採事後回溯分析法,收集108年4月-109年2月間各單位繳回的人形圖案例報告書面資料、人形圖像健康問題以及反思過程記錄三份資料進行分析。基本資料及量性評量表以SPSS分析,質性報告以NVIVO 12.0版進行5R內容分析,包含描述、反應、相關、解釋、重新建構等5項反思心得。

  結果共有 116篇收錄分析,報告對象主要為N職級85位(71.8%)、其次為N1 21位(17.9%),與原設定之PGY對象吻合。人形圖案例口頭報告分數整體平均77.8分, N2平均最高80.5分,各層級間無顯著差異。從人形圖案例報告病人所呈現之健康照顧問題依序為生理問題100%、社會79%、心理75%、靈性17%,其中急重症單位比率最高(26%),隨著職級增加,探討靈性問題的比率也從15%增加到40%。生理問題以疼痛問題25例(22%)最多,呼吸問題22例(19%)次之。護理人員的5R反思心得共分析98份,完成率71%。分析內容出現最多的是「全人照護」,心得有負面的字詞多出現在5R反思的「反應」的部分,如:失落、難過、憤怒、沮喪等;但在最後「重新建構」則多為正面的字詞如:進步、支持、努力、樂觀等。此分析可初步肯定人形圖教學策略能協助護理人員提供身心靈社會的全人照護觀點。
 

結論

  人形圖教學目標是提供整體性照護、個別化護理過程,護理人員從臨床實務的護理過程中體認護病互動溝通的重要性,同理病人、付出關懷及感受以病為師的護病關係,藉由反思內化及學習成長,讓護理人員看見”自我實現’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素秋、陳昭惠(2018)•全人醫療照護自我能力評估分析•中榮醫教,22,11-17。
  2. 侯勝茂(2006)•推展全人照護計畫,健全醫師訓練制度•台灣醫界,49(1),3-5。
  3. 章淑娟、王淑貞(2013)•激勵自我實現-以人形圖實踐人本醫療之教學歷程•
  4.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2(1),36-37。
  5. 章淑娟、郭莉娟、王淑貞、鍾惠君、鄭雅君、林雅萍、王琬詳(2018)•人形圖-全人照護之應用(第一版)•華杏。
  6. 湯詠卉、黃立琪(2016)•人形圖教學策略於新進人員教育運用•榮總護理,33 (1),87-92。
  7. 鄭昌錡(2019,11月30日)•從全人醫療談全方位的全人照護教學•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醫教電子報。
    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ebmlink/36100/enews/me_epaper_108-11.htm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春妃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