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
吳盈瑩醫師
第一次的醫學教育年會
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醫學教育相關的研討會。坦白說,內容相當豐富、多元且全面,但有部分對我來說稍微困難,因為是一個新的領域、不同於臨床的切入點。
「Wellbeing」是我這次學習的重點。什麼是「Wellbeing」?根據維基百科解釋,福祉是一個人全面性的健康程度,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疾病,是一個人的身體、心理、情感和社會健康因素的複雜組合,也可以稱為「幸福感」。幸福感可以說是「自己如何體驗和評估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有極大的關係。
在座談會第十三的主題是「壓力:看見、重視、支持」,主要討論所有臨床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心理壓力,尤其在過去兩年全世界流行COVID-19的大危機。在這個座談會討論到「為什麼會有心理困擾?」,原因有三個,分別是孤立Isolation、覺得自己沒辦法處理好這份工作時、害怕尋求協助之後的影響。那該要如何解決這些心理困擾?重點是要有歸屬感,不論是和哪個團體的關係增強,都可以改善幸福感和工作文化。學著建議透過平衡正面和負面表現以和醫學生涯的各個方面來促進醫生學習的工作文化可以幫助預防不足和無助的感覺,可以幫助醫療工作者在工作中茁壯成長。這兩年COVID-19全球大肆虐,醫師也經歷這段災難。因為疫情,原有的困難都被放大,很多層面需要調適,包含角色、工作、教育和家庭,不只是身體心理上,更衝擊社會和文化層面,充滿許多不確定感。有時甚至不被所屬機構所支持導致「不被重視感」很強烈,或是機構用一套標準流程、沒有個別化來處理這些變化,對臨床工作者相當不利。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教育者分享,影響醫療人員工作場域幸福感的因素可分為:生理、心理、靈性、社會、教育、文化、經濟、職涯等。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社會層次的各種溝通問題,不僅是醫病溝通,也包括了機構和醫師之間的溝通。有位學者說,醫院內各式各樣、正式與非正式的會議,對一個醫療人員來說壓力很大。自己相當有感觸,名目上是專業課程或會議,但時常流於形式,甚至綁定個人績效,原先立意良善的自我提升反變為壓力、反效果。除了機構角度,更重要是醫療人員個人的狀態,包括對幸福感的認知、刺激的解讀,如何去抉擇、平衡和調適,自我照顧的能力。每個人所想要的「幸福感」不盡相同,在機構內從事這方面工作,著實不容易。
在海報呈現中,有一個特別吸引我的注意,是「住院醫師期間發生的性別相關暴力」。自己的過去經驗,因為「女生是護理師、男生是醫師」以及外型嬌小等刻板印象,數次被病人、家屬或同事誤會,甚至到不信任,互動中帶有不尊重。海報中提到,男性女性皆可能遭遇性別相關不平等,共同的危險因子是年紀輕、資歷淺、在大城市之醫院訓練。在女性住院醫師中,「外科體系的訓練」也是危險因子之一。雖然沒有實際建議,但學者提到「了解其中因素」非常重要。我自己認為,要多了解住院醫師生活、尤其新進住院醫師,需要適應新環境、新身分、新領域,過程相當辛苦。期許自己在教學部內可以盡量協助他們度過這段青黃不接的時段,實際作法包含定期篩檢情緒、提供舒壓教學、溝通課程等等。
第三個主題是「生涯規劃」。日本學者分享,「為什麼當醫生?」對職涯選擇和專業認同有深遠的影響。最常聽到的四個原因是:幫助他人、被尊重、不可或缺、是一個科學家。這些原因又可以再去討論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又以內在因素更為重要,牽涉到一個人的動機。過去學者認為可以透過「刻意推理」去了解學生的內在動機。刻意推理在思考的過程裡是緩慢的,有連續意識的,需要努力,相對於反應式或直覺式的思考。用「刻意推理」:學生怎麼解釋自己原因的內在和外在分析;哪些What、為什麼Why及如何How這些因素會影響生涯選擇。但在這位日本學者研究發現,有些事情其實是無法解釋的,沒有辦法去探究的,這和醫學上可以探究、實事求是的精神落差相當大。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個會議,讓我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醫學這件事,也利用這次回想自己參與過的醫學教育,收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