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醫學系
曾鼎鈞同學、游恩同學
慈濟大學醫學系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教學部
朱紹盈醫師
慈濟大學醫學院
花蓮慈濟醫院
陳宗鷹院長
慈濟醫學生三軌輔導制的簡介
轉眼間,四年一晃就過去了。寒暑假與高中同學聊天時才發現我們與其他學校醫學系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最特別的是慈濟大學自1994年所創立之「三軌輔導制度(triple-mentoring program)」。亦即在學校除了導師、諮商師之外,還有慈誠懿德爸爸媽媽(以下簡稱慈懿爸媽)陪伴學生們一起成長。
導師每學期會安排時間與學生晤談,有時輔導學生在課業上、生活上、情緒上的需要,有時則協助處理緊急、交通事件。諮商師是心理師,他們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進行心理諮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心理成長。慈懿爸媽是來自各領域的專家也是資深志工,具有豐富的教學及人生閱歷,經由推薦遴選後,才選定足以作為學生的人品典範。有別於其他學校的「導生組」,在慈濟大學稱之為「家」。每個家有10-15位同學、一位導師、三到四位爸爸媽媽,一同在每個月的「慈懿會」聚餐。值得一提的是,慈懿爸媽每個月都不辭舟車勞頓之辛勞,遠從全台各地往返花蓮,而有些甚至遠從國外往返只為了與離鄉背井就學的我們聚餐、談心。
「儘管慈懿爸媽用心的付出,我與他們的相識過程並不是這麼快就如魚得水。高中畢業後即將展翅翱翔的大一新生,在開學典禮時,突然與素昧平生的長輩們相識、共進午餐。他們自稱『爸爸媽媽』,跟我們打招呼、對我們有說有笑。當下,傻愣、青澀的我還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慈懿會中除了有很多好吃的點心之外,最重要的是慈懿爸媽扮演著「亦師亦友」和「人文導師」的角色。有時他們會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人生價值觀、志工付出與利他經驗。慈懿爸媽身教與言教並重,成為學生的人文典範。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ACGME六大核心能力之「專業素養」與利他精神,以愛心待人處事,也成為願意付出、有洞察力且溫暖的醫師。
有時慈懿爸媽只是與同學日常的互動或靜靜地陪伴、聆聽同學們的歡笑與悲傷。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學生在與慈懿爸媽的長期相處中學習如何溝通、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同時培養了「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
有時慈懿爸媽會分享蔬食與環保愛地球的理念,慈懿會用餐一定會使用環保碗筷,不僅吃得健康也減少環境負擔;而這樣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改善氣候問題的一份子的行為,與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多個目標相呼應。如:關注偏鄉與弱勢族群、世界各地的貧窮與飢餓、氣候變遷所帶來生態系統的改變等。整體而言,在慈懿爸媽的陪伴下,學生在人際、社會、環境關係中培養、內化正面的人格特質,並且養成良好的習慣、美德與人文素養。
「漸漸的,我很習慣每個月的慈懿會。不再像一開始的固執,自以為已經成人,不再需要被照顧;也不再像大一上學期初那般排斥,不了解為何他們如此熱情又用心地對待我們。我轉而學習感謝、懂得感恩與珍惜這份特殊的因緣。」
醫學系三、四年級課業越來越繁重,大體解剖課程、模組課程、一階國考的壓力……慈懿會的話題從社團、球隊,轉到了學習上的困境、哪科可能會被當掉、會不會被延畢等。有些同學也因此開始有憂鬱傾向,那時慈懿爸媽就會義不容辭、挺身而出,透過吃飯、講電話,關心心情沮喪的同學。寒暑假也邀請同學們一起到家裡玩,為我們安排三天兩夜的行程,上山下海,有動有靜,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同時也更多認識慈懿爸媽。
「在某一年的暑假,我對『慈懿爸媽』的制度的認同感有了深刻的轉變。有一群同學為了能夠去澳洲玩,辛苦打工賺錢。但是國外住宿比較昂貴,正苦惱於食宿時,我的一位懿德媽媽說她常年在澳洲,有認識朋友也是慈濟的師姑伯,可以提供他們住宿,同學們得知便歡欣鼓舞地啟程了。到了當地才發現爸爸媽媽做的不只這些,他們還特地叮囑澳洲的師姑伯,請他們帶同學們去吃好吃的!原來他們真的拿我們當自己的小孩在養,真的很疼愛我們才願意無私的付出。」
在慈濟大學的醫學教育中,慈誠懿德爸爸媽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以父母心,在學期間陪伴、傾聽、疼愛學生;以教育心,提供生活上、學業上的許多建議;以輔導心,用豐富的人生經歷來引導對未來生涯迷茫的醫學生;更透過用心付出、以身作則的態度,在彼此的心中種下溫暖、懂得感恩惜福的種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利他精神和人文素養。
「四年來的相處,有更多瑣碎的小事讓我們感到暖心。漸漸地才知道慈懿爸媽對我有多重要。雖然慈懿爸媽的制度只有在一到四年級,但我相信即使進入臨床實習,或是畢業行醫後,他們仍永遠會是我們的好朋友,還是能夠抽空跟我們喝杯咖啡,聊聊最近的喜怒哀樂。」
「我也曾聽說,即使畢業後數十年,學長姐與慈懿爸媽仍牽著長情、保持著聯繫,在授袍典禮、結婚、生小孩等人生重大的里程碑時也不會缺席……和一般長輩不同,把我們學生當做親生孩子一樣。」
在慈濟大學,導師、諮商師、慈懿爸媽三方相互配合,共同為學生打造安心的學習環境,也在學業、生涯、心理層面輔導學生,更引導醫學生在「做醫師之前,先懂得做人」,成為願意付出、關懷、德術兼備的大醫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