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與教育學科
呂佩穎教授
間隙與重構:後疫情醫學人文教育何去何從
奧地利作家卡爾•克勞斯(KarlKraus)曾說過,每個時代皆有其疫。21世紀的新冠肺炎雖尚未結束,但已被定義為時代之疫。許多國家對疫情的態度,仍然擺盪在如法國作家卡繆所言,視為「生活常態」及「害怕疫情令人疲倦」之間。無論採取什麼作為,全世界共同因應的課題都是因距離而疏遠的人際關係、經濟的趨緩與影響、醫療與教育模式的轉移等等。醫學教育也在這波巨浪中快速地應變——回應教育典範的轉移、快速發展Telemedicine 與AI 智慧醫療數據等。疫情後的醫學教育討論多著重在教學的翻轉,以及科技與線上教學如何支應對著螢幕的教學與學習。醫學教育向來重視的「以『人』爲本」之全人照護觀在這波措手不及的疫潮中,似乎只有零散地被想起與討論。
平路在她的新作《間隙》中提到,一向健康的她,突然患上癌症,生命被迫隔出間隙讓她重新反芻人生。而這幾近兩年因疫情而突然緩慢下來的世界,也隔出了歷史的間隙,同時也給近幾十年來不斷追求科技進展、精準醫療的醫學,在燎原的瘟疫中,看見缺口。不確定性(uncertainty)、了解苦痛(suffering)、同理、倫理及撫慰的療癒,這些不陌生的醫學人文主題反覆浮現。疫情的鏡子也反照出社會的邊緣以及社會階層與健康的不平等。從各個國家對疾病的態度乃至全球健康與正義相關議題均持續被深化討論。這也讓我們必須思考,後疫情時代裡,疫情是否也擠出一個間隙,讓我們在面對各式的線上教學與會議討論中,在繁重的醫學教育課程中,重新看見重構一個後疫情的醫學人文教育圖像的可能?
Moniz 與其研究團隊(2021)檢視過往700 多篇有關醫學人文的論文,發現多數的人文教學著重在發展觀點的聽取、敘事建構、內心的覺察與思考及溝通技能,Moniz 等延伸認為人文所培養的這些能力中更需延伸社會的倡議能力,這四個面向成為一個立體菱形,每個能力並非單獨成立,而是相互輝映的。後疫情時代,我們看到了因社會文化差異而難以掌控的不確定性;因苦痛與害怕而照映出社會的弱勢族群;人類長久以來因科技發展而造成的疏離;人類因疫情而變得更孤獨;因恐懼所帶來的偏見與不信任。但我們也看到了疾病災難中人們的相互支持、醫療人員的奉獻、醫學的極限以及疫情與人性文化相互依存的不確定性。這些都回應了Moniz 等人所提出的這些面向的重要性。因此在這個世紀間隙,醫學人文需要重新重視敘事能力的培養,是為發展更好的醫病溝通與同理,為醫療人員拓開內心情感的覺察與反思空間,在疲憊與創傷中療癒。透過人文社會的素材:一幅畫、一篇短文,一個情境能開展學生跟自己內心對話的的空間。而醫學人文教育也需更著重文化能力的提升,讓台灣一向同質性較高的醫學生能了解多元社會文化因子對疾病了解的影響,及多元族群與健康之間的關聯,進而能實踐回應社會現況的社會責任,在健康平等及其社會政策倡議扮演合宜的角色。
因此,如果「非常態」已逐漸轉為「常態」,我們更應積極回應已習慣面對螢幕鏡頭或虛擬病人學習的學生可能錯過的素養發展,在課程的縱向發展至臨床階段有更多的著力,於是同理,溝通、反思、復原及社會倡議更顯其專業核心價值的角色。因科技及人工智能的發展而使醫療人員節省下來的時間,是否能提供更多以人為中心的照護?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與奧斯勒(William Osler)於一個世紀前所開展的「醫學以科學或人文為重」之論戰持續了長達半個世紀。而21世紀新冠肺炎所推出的間隙中,我們重新辯證,在科技早在疫情前就展開零接觸及疏離人性的危機中,我們看到醫學人文的轉機。
Reference
Moniz, T., Golafshani, M., Gaspar, C. M., Adams, N. E., Haidet, P., Sukhera, J., ... & Lingard, L. (2021). The prism model: advancing a theory of practice for arts and humanities in medical education. Perspectives on Medical Education, 1-8.
本文部分內容亦涵蓋在作者11月14日台灣醫學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