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陳正文醫師
微電影翻轉教室教學應用於畢業前醫學教育的專業素養核心能力培育 A Micro Movie-Based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ism Competency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以勝任能力為基礎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強調以終為始,依據當地民眾的需求與社會的期待,由各健康照護專業訂定循序漸進的能力架構,設計聚焦於能力,且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課程,同時運用資訊系統輔助計畫性的評量,來培育次世代醫師。台灣醫學教育體制在SARS過後,師法美國ACGME的六大核心能力,於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中,設計一系列的核心能力培育課程,希望能銜接畢業前醫學教育與專科訓練。而六大核心能力當中,最不容易教,也最難評量的核心能力應該就屬「專業素養」(Professionalism)了,因為它的定義抽象,不易以文字描述,也不易理解,所用的教材或教學手法不易引起學員的學習動機,而且臨床的情境多變,也不容易量化或驗證教學的成效。
Philibert與Blouin (2020)認為1,在醫學院裡的課程設計,應該強調社會責任(social accountability),但在專科訓練中的課程設計,則應著重於社會回應(social responsiveness),因為專科訓練是醫師養成的最後階段,所以應該與在地社會建立起「長期而動態的社會契約」,來展現其專業素養。Birden (2013)2與Berger (2020)3兩位學者分別針對醫學生(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UME)與畢業後醫學教育(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PME)的專業素養教學提出系統性文獻回顧報告,他們發現,在UME一般建議要早期介入,使用的教學手法以沉浸學習、角色典範、引導反思或課程講授為主;而PME則是以職場觀察(加上多源回饋)、小組討論、反思練習、情境模擬或課程講授最常見。我們認為,為了將學習與臨床工作結合,PGY的專業素養培育應以職場觀察及多源回饋為主,而UGY則除了課程講授以外,為了逐步銜接臨床中的「情境學習」(situational learning),並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自主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應該要思考設計更容易引發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專業素養培育課程,來提升學習的成效。
要設計專業素養培育課程,當然必須先定義專業素養。臺大何明蓉教授以Stern教授的希臘神殿架構作為基礎,發表本土化的專業素養架構4,Stern教授認為專業素養的展現,是以臨床能力、人際溝通及倫理法律原則作為基石,輔以人文主義、精益求精、當責及利他等四大支柱,何教授特別納入了東方傳統文化中「廉政誠實」(integrity)的素養,做為第二層架構的基礎,而她原本建議第二層柱子先留白,我們則進一步將具體的行為特質加入第二層柱子,例如關懷、同理、尊重、溝通等,再以跨領域共同創作主題專業素養微電影的方式,作為教學的素材,來呈現專業素養的脈絡。
輔仁大學醫學院與傳播學院合作,從2021年起,組成數個跨領域專業素養主題微電影拍攝小組,採用參與式設計研究(participatory design research)模式,運用傳播學院、醫學院及國科會的資源,共同創作了12部本土化專業素養主題微電影,建置微電影教材資料庫(圖1, 可掃描QRcode觀賞)。微電影創作涵蓋了關懷、同理、尊重、溝通等不同專業素養主題,以臨床實際案例為基礎,改編或創作出戲劇性的情節,置入值得反思與探討的元素,拍攝完成後,作為畢業前醫學教育專業素養核心能力培育課程的教材。
我們將所製作之微電影結合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在取得知情同意後,進行前測,使用的自評工具為同理心及明辨性思考量表,由實習醫學生先進行微電影觀賞,依劇情訂定自主學習的主題,收集資料後與指導老師討論,並在臨床反思教學會議中,向所有師生提出臨床反思心得報告,報告完成後接受問卷後測及課後質性訪談。在參與微電影專業素養翻轉教室教學的19位實習醫學生中(F/M=3/16),我們發現除了上述的專業素養四大主題外,學員也從微電影中,自主延伸出多元的探討主題,包括:暴力防範與危機溝通(‘病人’微電影)、倫理法律原則(‘Outbreak’微電影)、長照、家暴、失智共同照護(‘無心之過’微電影)、病人自主(‘魚兒水中游’微電影)、臨終關懷(‘下一個病房’微電影)及精神疾病照護(‘Outbreak’微電影)等反思的議題。與前測比較,明辨性思考量表(Wilcoxon test P<.001)與傑佛遜同理心量表(Wilcoxon test P<.0001)在後測分數均有顯著提升。在參與微電影翻轉教室實習醫學生的質性訪談分析中,則展現出稜鏡模式5(Prism model)中掌握技能(mastering skills)、觀點收集(perspective-taking)、個人洞察(personal insight)與社會倡導(social advocacy)等面向的臨床反思。
微電影作為可情境化且敘事力強之多媒體,若能輔以適當的拍攝題材,對於醫學人文教學有其獨特的價值。我們在輔大醫學院及天主教耕莘醫院試行的結果顯示,運用微電影翻轉教學課程,有助於促使醫學生對其專業角色有更深刻之反思,提升教學成效,未來可將此方法融入全人照護專業素養核心能力培育的縱向課程設計中。我們發現,藝術、人文融入醫學教育,應用於專業素養的培育,有助於提升明辨性思考與同理心,呼應了AAMC的倡議6-8。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微電影進行專業素養教學之優點包括:刺激情感認同,誘發反思,提昇學習動機,鼓勵創作思考,促進團隊合作與展現自我實踐等,但技術門檻要求較高,需要跨領域的團隊合作,耗用資源與時間成本高,且產出的微電影品質可能不齊一等,也是課程設計上需要考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