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
酒小蕙護理督導長、陳怡君護理師、林曼玲護理長、魏碧青護理長
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
姚又誠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
楊盈盈部主任
Technology-enhanced inter-professional clinical education
AR應用在骨科病房護理臨床指導老師的成效與未來發展
圖一:AR醫療教學app |
圖二:五階段的成長 |
圖三:種子團隊 |
圖四:心肺運動 |
圖五:教育訓練 |
圖六:指導說明 |
圖七:練習 |
圖八:獎勵 |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是將虛擬的物件結合真實環境,經由電腦產生的影像、物件融入進真實世界的環境中,進行互動,提升認知效果。AR 呈現的工具可包括手機、平板等多樣化,可用於教育、手術等方面,相對於傳統教學方式,可增加互動性及視覺刺激。臺北榮總教學臨床技術中心開發AR醫療教學app(圖一),結合復健師設計出3種不同運動類別,包括上、下肢及心肺運動,共38個動作,目前可透過不同的動作,依照病人的需求組合成不同的復建方案內容,適合年長者、開心手術、心肌梗塞、心臟衰竭、骨科手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病患,透過互動遊戲、即時回饋、AR虛實相容設計等元素,提供健康照護者與患者,執行有效之心肺運動、肌力及行走訓練,可增加病患配合執行之意願、提高臨床服務之成效。AR醫療app的特色,是即使在家中,利用AR醫療教學app,看到自我執行肌力運動之全貌,透過與同一畫面中AR醫療教師所示範之精準動作與語音說明,可避免錯誤之動作造成的運動傷害。當使用者依照AR醫療教師的規劃漸進式的完成相關訓練後,依病患的完成度,AR系統內的專屬AR醫療教師的相對應五階段的成長(圖二),會讓病患感到如看到所飼養的蠶寶寶成長蛻變時之喜悅,此份喜悅可成為激勵病患持續努力之動力。
AR應用在臨床的實例包括: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變或氣喘)的呼吸復健,可以增強患者運動耐受性、血氧濃度、呼吸困難發作與兼具娛樂性,比傳統復健方式提高順從性,有研究發現42%到96%的患者在開始AR復健後6週可以維持順從性,其他報告順從性只有16%;另外,應用在老年患者的運動訓練,有助於增加運動穩定度、降低跌倒風險;應用在骨科人工關節置換與骨折術後患者,相較於面對面復健的效果,患者的疼痛、關節活動指標、整體功能都有顯著進步,而且可以減少往返醫院的時間、花費、住院天數等。近年也有研究使用AR於護理照護,像是傷口護理、靜脈採血、病患下床指導、護理教育等,有助於提升護理照護的品質與病患滿意度。
AR在臨床實務具有相當多的優點,但如何在骨科推動護理臨床老師學習新科技,未來願意教導新進護理師應用在臨床上,本文為介紹臨床導入的的方法及成效。
一、 成立護理臨床教師種子團隊
骨科有4個病房,約76位護理同仁,臨床教師約22位,首先由各病房推派出1位資深且具教學熱誠的護理臨床教師,共同討論及規劃執行的方案,本團隊成員包括骨科主治醫師、骨科護理長、護理師、專科護理師、教學臨床技術中心主任、研究助理、傷殘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等(圖三)。
二、選擇主題
骨科脊椎手術術前呼吸訓練項目主要包含胸腔擴張、腹式呼吸、呼吸肌(呼肌、吸肌、橫膈肌)訓練與誘發性肺活量計使用。因為脊椎手術病人需要全身麻醉,術前的呼吸訓練可以促進肺部擴張,預防麻醉術後的肺部感染,故在團隊討論下選定「脊椎手術病人運用醫療AR提升肺部擴張的效果」(圖四)。確認題目後徵詢脊椎外科主任同意下,開始執行。
三、教育訓練
首先調查20位臨床教師對目前的衛教方式的看法(表一),發現80%同意「您對於臨床病人呼吸運動覺得不正確」、75%同意「您對於目前的衛教教具覺得不足夠」、70%同意「您對於本次衛教主題的內容已充分了解」、有5%不同意「您有信心利用輔助媒材輔助衛教」,顯示臨床教師75%以上傳統衛教方式不足夠,但5%對AR的使用沒信心。故如何讓臨床護理老師了解AR的操作是非常重要,因此辦理2場的說明會(圖五),由復健科治療師說明AR內容、操作介面、操作說明。這套系統需在Android下操作,以手機下載軟體,先輸入密碼登入,選擇及設定我們需要的運動套組。
四、臨床執行
以團隊成員為種子教師,在各病房擔任諮詢窗口,凡脊椎手術病人列入收案對象,有手機並有意願者,護理人員提供操作說明,協助設定手機(圖六),再請病人實際操作練習(圖七),並追蹤病人實際完成狀況。並由管理後台統計及分析資料。為鼓勵護理同仁的參與,設定每個病房完成5個病人衛教的目標數,完成收案的同仁提供獎勵品做為激勵(圖八)。在執行過程中,為了解同仁執行的進度及困難,每週召開一次會議,同仁反映傳統的紙本方式教導病人很容易執行,但APP操作的困難因素包括:病人操作步驟容易忘記、病人沒有手機、手機螢幕太小、無法固定手機的位置、三班必須有人提醒使用手機並追蹤執行情形、護理同仁覺操作設定太麻煩不願使用。這些困難在每次的會議中提出討論,擬定解決方案,例如1.開放建置手機及紙本版的衛教單張,內容包括操作步驟,呼吸復健運動。2.採購手機固定架提供病人使用。3.建立護理人員交班本提醒追蹤等。
五、執行成效與檢討
自109年9月開始規劃到110年1月結束,共收案20位使用AR方式,20位使用傳統紙本衛教呼吸訓練。分析護理臨床教師使用AR後的看法(表二):75%同意「此次衛教過程使用的資訊媒材,具便利性」、75%同意「此次衛教過程使用的資訊媒材,具互動性」、70%同意「此次衛教過程使用的資訊媒材,具良好的聲光效果」、70%同意「此次衛教過程使用的資訊媒材,可反覆使用」,顯示7成以上臨床老師對AR衛教工具的肯定。但統計資料中也發現15%不同意「病人透過此資訊媒材,可降低學習焦慮」、5%不同意「此次衛教過程使用的資訊媒材,可達有效衛教」、5%不同意「此次衛教過程使用的資訊媒材,具互動性」。AR收案20位病人中55.5%為65歲以上,55.5%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在病人學習效果及操作上可能效果不佳,影響臨床教師對AR方法的同意程度。
訪談執行AR教學的護理臨床老師表示病人的回饋肯定AR推動的價值,例如病人說:「運動娃娃很可愛,動作很簡單,很容易學」,「運用手機操作很方便」,「螢幕上可以看到示範動作,也看到自己的動作是不是正確,蠻好的」。在護理人員使用的回饋中表示:「為了要讓病人有用AR運動,必須持續的提醒,不斷的鼓勵,病人多給予正向的回饋,當獲得病人的感謝,且看到病人肺活量經過練習的進步,降低了術後肺部感染的機率,雖然很辛苦,但有成就感!」,「剛開始花比較多的時間操作,熟練後,沒有想像中困難」,「老人家沒有手機,要等家裡的人來才有手機,且表示手機螢幕太小,看不清楚,比較難說服病人使用」,「我平常用慣手機,操作起來很容易,APP的圖案很可愛,我會接受這種科技產品用在照顧病人上」,「操作不難,且很好學,我會願意未來使用AR來教導PGY學員及年輕的病人」。顯示AR的推動雖然有一些困難或障礙,但被接受的程度頗高。
在骨科病房推動AR所遇到的困難及未來發展包括: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智慧化產品出陳部新,未來運用在醫學教育或臨床上是必然的趨勢,第一階段使用的效果獲得肯定,未來運用於實務上,便利與友善的操作介面,是持續推動的重要因素,並應建立評值指標評估其臨床使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