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大學
臺北榮民總醫院
楊盈盈、楊令瑀醫師
跨領域多專科全人照護醫學模擬訓練模式分享
為減少醫療失誤之發生機率,且避免將病人當成練習對象,以改善醫病關係及提升醫療品質,故在各職類醫護人員及各科系醫學生實際接觸病人之前,需提供其實際操作及演練臨床技術或溝通技巧之設施和環境。將模擬訓練應用於健康照顧者的教育,對學習者在臨床應用和技能的發展、對病患及健康系統是有益處的。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模擬器訓練對於技術性技能的教學是有效率的。模擬不但可促進常規技能的獲得,也可讓學習者能安全地(對學習和病患)暴露在較少見的疾病、較嚴重的事件、可能錯失或致命的情況,這些情況是學習者在臨床訓練中可能不會遇到的。
自2004年起,臺北榮總教學部臨床技術訓練科,開始舉辦急重症模擬訓練課程。最近幾年,我們開始使用病人模擬器,並應用在跨領域團隊的訓練。所以,設計了一系列的教案。跨領域課程,從99年開始,至今已經有一千多人次參與。參與的職類包括醫師、護理(含感管)、醫事放射、醫事檢驗、藥事、營養、呼吸治療、物理治療、臨床心理、其他(含社工、個管)。參與跨領域課程的老師,資歷大部分都是在6~10年或11~20年,有很多資深的老師,甚至還有大於20年的老師,大家都很熱心來參與教學。從課程滿意度之問卷分析,可以發現學員對自己的表現都比較沒信心,但是老師對於學員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
模擬訓練的發展和採用反映了學習理論的發展,由較單獨目地的活動到將學習視為社會及文化事件。在高危險環境如麻醉、外科和急診醫學,針對團隊提升表現的模擬因此變得越來越普遍。當模擬訓練能被接受成為健康照顧者每天教育訓練的一部份時,開始有人注意到如何讓模擬訓練在技術和非技術的技能發展上做最好的使用。當模擬的設計能符合課程,結果能發揮最大效益,包括符合現實和相關的內容、引發學習興趣、使學習者準備好在臨床工作的活動、技能和能力。高擬真模擬訓練新奇的是有能力回放已完成的個人或團隊的情境錄影。不同於觀察者的言辭回饋,能明確的證明學習者有或沒有做過、或說過什麼。此外,這是一種有價值及有力的學習工具,能洞察他們在壓力下的表現。
北榮教學部臨床技術訓練科,也首波的融合醫學模擬於溝通技巧,急救訓練,臨床技能訓練及全人醫療跨領域團隊訓練等課程中。於近年內,並出版了跨領域教案兩冊,並陸續出版「高擬真訓練教材影片集教學案例全集」一冊,雲端科技跨領域高擬真醫學多媒體教材17片,及以模擬為主的「跨領域團隊全人照護暨臨床推廣標竿分享集錦」等。
除此之外,北榮也是首波同時引進Sim Mom及Sim New Baby,於跨領域多專科醫學模擬訓練之醫療院所。於民國91年,也首波派6位跨領域醫療人員至澳洲莫爾本模擬訓練中心受訓,包括郭正典主任、尹彙文主任、黃英哲醫師、陳品堂醫師、巫春蓮護理師、楊惠文護理師等。模擬訓練風氣首開時,北榮所引進之第一台高階數位病人模擬器,至103年功成退時,已有13,069人次學員受益,達83,110人時數,且此「功成身退模擬人」目前已陳列於本院院史館內。於106年10月本院再度派員(楊盈盈主任及黃加璋醫師),至Stanford medical simulation center學習交流。本院教師群也非常感謝蔡淳娟副院長的持續協助及指導。
目前教學部臨床技術訓練科,每月有跨領域多重次專科[如婦女醫學部、急診內科、急診外科、呼吸治療科、心臟內科等],模擬演練帶狀臨床技術訓練中心的課程以外,還開辦很多臨床單位的in situ simulation courses如小兒加護中心、內科重症加護中心、新生兒加護中心等,參加課程之學員包括醫學生、實習醫師、PGY住院醫師等。教學部也會針對全院跨領域教師,每年開辦帶狀之例行推廣課程,每年約9-10場,希望引導全院各職類老師及學員對simulation更有興趣,近期北榮教學部臨技科模擬訓練區更重新整修完畢,並預計今(106)年6月9日,邀請國際及院內外專家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