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教學部 教學型主治醫師
張育瑄
在醫學教育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逐漸不再滿足於傳統文字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圖像媒體成為連結醫學知識與學習理解的一座重要橋樑;「醫學視覺化」(Medical Visualization)由「醫學繪圖」(Medical Illustration)這門古老的技術崛起,是一門融合醫學科學、藝術設計與科技應用的跨領域實踐,專注於如何將抽象複雜的醫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直觀,且具有教育意義的視覺語言。
醫學視覺化運用圖像、動畫、互動媒體等形式,將醫學相關知識傳遞給學習者,其涵蓋範圍廣泛,包括醫學插畫、動畫、3D建模與模擬情境、衛教資訊設計、科學圖表等。這些工具不僅提升學習效率,也促進跨專業溝通與臨床教育品質。不同於單純的插圖美編,醫學視覺化更強調「準確性」與「教學成效」,是醫學教育訓練重要的知識轉譯技術。
要成為一位醫學視覺設計專業人才,或傳統上稱為「醫學繪圖師」(Medical Illustrators)的這群專家,需同時具備醫學知識、解剖學素養與視覺傳達技巧。目前北美地區有五所由AMI(Association of Medical Illustrators)認證的碩士級訓練機構:
其中創立於1911年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附屬「醫用藝術部門」(Department of Art as Applied to Medicine; AAM)極具歷史與代表性,其創辦者Max Brödel是一名極其優秀的德裔繪圖師,在二十幾歲移民美國時即加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的團隊,負責與臨床醫師合作執行臨床、研究相關的繪圖工作,在繪圖的同時,也參與了許多研究工作,醫學科學家與藝術家的界線在他身上逐漸模糊;Brödel後來也在院方的支持下開設了當年全球第一個以訓練醫學繪圖師為核心目標的部門,該部門自創辦起便不斷更新其針對醫學繪圖師的嚴格訓練內容,系統性整合了解剖學實作、刀房見習、傳統與數位繪圖、3D動畫、醫療敘事、互動式媒體製作等課程,其系友遍佈世界各地學術醫院、科學期刊、醫療教育單位與產業界,對全球醫學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與貢獻。
在教學現場中,我們經常發現語言與數據無法清楚呈現一個醫學概念的空間結構與操作流程。而醫學視覺化正是彌補這個溝通落差的橋樑,不只為創作而生,而是具有醫學教育使命,一種醫學與教育的創新實踐、兼具邏輯與美感的專業領域。
相較於歐美地區已具備完整的醫學視覺化教育體系,台灣雖尚未有正式的學位課程,然而面對醫學教育革新、跨領域教學的需求提升,以及3D模擬、互動式學習與AI工具在醫學中的快速應用,視覺化早已不再只是加分的輔助,而是現代醫療傳達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為回應這項趨勢,臺大醫院教學部於2025年正式成立「台大醫學視覺化中心」(NTUH Medical Visualization Center),成為亞洲首座由大型醫學中心主導,專注於醫學圖像創作與教育應用的正式單位。
中心的獨特之處,在於由兼具臨床經驗的醫師與經過完整北美醫學視覺化訓練之專業人才雙把關並執行製作,確保每一項作品不僅具備醫學正確性,也達到最高水準的視覺表現與教學導向。
中心目前致力於以下幾大任務:
此外,中心也積極與國際學術單位合作,參與海內外醫學視覺化與教育科技相關會議與展覽,致力讓台灣在醫學視覺化領域擁有一席之地;我們期待未來成為台灣醫學教育改革中,視覺創新與跨域整合的重要節點。
『台大醫學視覺化中心』
https://www.ntuh.gov.tw/MedVis/
medvis@ntuh.gov.tw
LINE: @ntuhmed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