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大三生
林妤芯
Bachelor’s in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左浩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
劉欣儒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教育暨人文學科助理教授
蔡宗良
離回前返間,學習跨文化能力之旅
現在醫療於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環境下,醫生具備跨文化能力不僅與病人遵從醫囑有正向關聯,更是醫學生在成醫之路需具備的專業素養。另外,Serres(1991)所言:「學習,就像是離家遠行的過程」(轉引自許宏儒,2013,頁59),而教學是助人與自己回家的旅。而我,身為一個回臺就讀醫學系的僑生,過去一直擔心「文化差異」或身分將會帶來許多困擾,但為何現在卻有著輕盈的感覺?回憶過往入學考試、初入學到現在的三年級,恍如隔世卻歷歷在目。
幾年前因父親外派海外工作的關係,我離開熟悉的國境前往印尼台灣學校就讀,班上組成幾乎為印尼華人,卻僅兩位具台籍身分。期初閒暇之餘,同學以印尼文聊起我,因語言陌生,我總無法融入,但是,到了期末,隨著對印尼文的熟悉與掌握,那種「怪怪的感覺」卻依然存在,那是什麼?我說不上來,倒是可以形容所見到的「刻意」:同學們刻意使用印尼文進行對話、刻意的 … 刻意的將我排除在他們之外。那時,彷彿看見彼此間有層若隱若現的薄紗,雖說著同樣語言,卻又把「我」跟「他們」區隔開來。那是什麼?只知那不是愉快的感覺。
僑生從全球各地來台讀書,得先參加海外聯招(俗稱「僑考」)再依成績進行分發。我拼了命的K書與測驗練習,直到放榜確認自己考上了醫學大學,才稍稍喘口氣。然而,滿懷期待與興奮,卻也湧現擔心,只因印尼台灣學校的老師曾提點,回台後可能會因海外聯招入學的途徑,被本地入學管道的同學們投以「佔走本地生入學名額」的誤解;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因國語不佳跟不上大家進度。開學前,夜裏滑著一篇又一篇Dcard匿名貼文「你們是不是很容易就可以上醫學系?」、「他就是因為要讀醫學系才去XX」、「僑生都是躺著進大學的啦」、「僑生有錢又有權」 … 等言論。僑生真的是這樣嗎?我自問?我的努力還有實力真的無法進入醫學系嗎?我又自問?
大家了解過僑生或來自不同國家的友人嗎?真的比較有利僑生嗎?事實為何?我特地去試做台灣學測考題作為比較,其中發現,海外聯招的國文試題可能因僑生的中文多為第二外語,所以考的內容較簡單;數學題部分則以中文出題,用字較易懂;但英文與台灣學測相較下,難度偏高許多。事實上,都 不 容 易!
諸多複雜的不滿感,隨之被後續擔心所淹沒,擔心著入學後被貼標籤、排擠、無法融入等問題。雖使用著同樣語言,但「他們」又把「我」區隔開來,莫名的恐慌,迫切著讓我想知道「到底這是什麼?」,難道彼此間只能用對立形式來展現?
在醫學系修課期間,我不斷觀察同學們「說話方式、常用語詞、傳訊息喜歡用的符號等」,希望自己不要顯得特別突兀,但那層紗般的隔閡感卻依然存在。直到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接觸到醫學人文核心課程,其中提到「文化」與「文化差異」概念,印象最深的是「若要縮短兩者文化之間差異」,不僅是在語言上努力,尚有兩種取徑觀點:第一、Cross-culture的觀點,意即「理解對方後選擇接受或容忍之間的異同」;第二、Interculture的觀點,意即「在兩文化相互間相互探索與尊重」。而最有效果的方式為:
讓自己浸泡(Immerse)在彼此文化下一起生活(食衣住行)
爾後我與眾多本地及僑生醫學生一起學習實踐如何具有跨文化能力,其中發現關鍵操作(operate)-以肯定對方的方式,去理解他人文化。
在2023年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有幸申請到John Hopkins University實習兩個月的機會,除醫學專業知識吸收外,我也持續實踐「浸泡在彼此文化下一起生活」,與不同膚色、種族、國籍的研究人員相處。善用彼此文化的差異,分享彼此日常生活的大小事物,當然,也嚐了許多各地的美食與「不知該如何形容的食物」,哈。其實這些「一起參與彼此生活的點滴」,很容易突破一般學術交流方式的隔閡,成為「有緣聚在一起的我們」,不僅一起成就彼此的研究成果,更延續至今朝未來永續合作前進。
跨文化能力的學習之旅,從無感到有感(隔閡感),從說不清到恍然大悟(文化差異),從抽象的概念理解到實作後賦予新意(讓文化差異成為優勢)。暮然回首這趟離家又回家的學習歷程,得到「以肯定方式,浸泡在彼此文化下的生活」有助跨文化能力培育的新理解,事實上,這亦是「尊重彼此」基本態度的養成。期盼這樣的學習經驗分享,有助您我跨文化能力的取得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