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大二生
葉獻彰
心之所嚮—神經科學與我
我相信,許多人只要聽到神經科學這門學科,就認為它是深奧的、困難的。有許多專家鑽研了神經科學一輩子,卻還是說他們只了解這門學科的皮毛。確實,神經科學並不是一門容易理解的學科,身為一名學生的我也是如此認為的。當我在高中生物課本裡讀到神經突觸的傳遞時,看到複雜的內容後就想打退堂鼓了,並且在考試後將學到的知識置之腦後。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我與神經科學的緣分還未終了,而這個故事的起源要從我高中在一家安養院做志工的經歷說起。
因為我在美國的高中需要100 個小時的志工服務時數才能畢業,我選擇了離家步行只要十分鐘的安養院作為服務的地點。還記得,只要下課一有空,我就會到那家安養院做服務,也在長時間與那邊的長輩的互動中漸漸地與他們變熟悉,甚至已經到無話不聊的地步。在服務過程中,那家安養院彷彿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大部分。然而,在升上高二後我的課業也變得更加繁重,使得我也越來越少去服務。當我在間隔了兩個月後回到安養院服務時,我卻發現有幾位長輩竟然已經忘了我是誰,安養院的護工有跟我解釋說他們患了失智症,這讓我非常吃驚。曾經,我與他們無話不談,相處就像家人一樣,但現在與他們相處就像是與陌生人般,這種感覺真的讓我感到難過,也讓我後悔自己間斷了幾個月都沒去服務。但也從這時開始,我漸漸地意識到了神經疾病對於周遭許多長輩的影響,一個想要幫助他們的心願也逐漸在我的內心悄悄地萌芽。
上了美國的大學後,本身是生化學系的我在實驗室學姐慫恿下選修了兩堂神經科學相關的課程,分別是細胞與系統神經學跟神經解剖學。雖然班上同學說這兩門課程是神經科學系上偏難的課程,但我還是因興趣而選修。然而在毫無基礎及準備的情況下,最後成績也不如預期的理想,這讓我對神經科學產生了畏懼。然而,人生就是這麼有趣。在北醫血液專家白台瑞老師實驗室做研究的我,原以為自己的研究項目會是與老師最擅長的Human Platelet Lysate (HPL) 有關。結果,因為老師正與他在法國Inserm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 及里耳大學的合作夥伴共同研發有關 HPL對於腦部治療應用的項目,所以在因緣際會下,我的研究主題就變成了探討血液衍生產品對於腦部疾病的應用。因為我對於白老師的研究非常感興趣,所以打算與實驗室的學長姊一起嘗試看看。不過,雖然我在大學期間有修讀過神經科學的課程,但要做此領域的研究談何容易。除了要思考不同的藥物輸送管道外,我們還要學習如何在光學及雷射顯微鏡底下觀察腦部切片。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我開始重新翻閱起自己在美國大學期間所放棄的神經科學講義。我發現,大學期間因為自己沒有對神經科學的執著,所以那時候沒有特別花太多心思來讀這門學科。但是現在,因為自己有了研究項目需要去努力達成,我發現自己又有了動力來重新學習充實自己。
在實驗室外,白老師也鼓勵我們多去參加神經學科的研討會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對於這件事,我要好好感謝老師,因為有些事情必須要自己親眼所見,對自己的影響才能最大。剛好那時,台灣神經內科學會在北醫附近的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第四屆的台灣國際神經醫學大會,我只要下課一有時間就會去聽許多神經科學大師的演講。像我之前母校 UCLA 的郭明教授對於 CLUH 蛋白質對帕金森氏症病人粒線體影響的演講就讓我記憶猶新。在演講結束時,郭教授在螢幕上分享了過去感謝過她的病人留下的留言,並和台下的觀眾分享做研究也能直接幫助到許多病人。郭教授的發言令我感觸極深,因為我從未將我在教室中所學到的知識或是實驗室所做的研究和病人做過多的聯想。
從前,我常覺得自己做的東西都是為了達到以後進醫院所鋪墊,認為這些知識並不重要,所以我往往都是以敷衍的態度來面對神經科學。包括我在高中上的基礎神經學知識、大學時期修讀的兩堂神經學選修、還有現在做的研究,雖然我不排斥這些東西,但我其實沒有真心的去體驗神經科學,所以我的熱情才會這麼輕易的就被撲滅。然而,這些被我歸類為不重要的經歷,其實都是有非常大的潛力去幫助其他的人。像是我現在在醫學院做的研究項目,雖然自己最初是以想要學習血液研究的態度開始,但其實只要好好的去做,這個項目可以幫助到許多需要治療的病人。這些是我以前沒有去思考過的,也是在聽完郭教授的演講後有所感觸。在這次神經學大會上,在這些大師的薰陶下,我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了那份熱忱,也找回了當時高中在安養院做志工時,想要幫助更多患有神經疾病長輩的那份初心。
我的故事可能聽起來不是最精采的,但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屬於我和神經科學的。從前,我雖然知道自己想要幫助那些患有神經疾病的患者,但自己卻對神經科學沒有這麼大的熱忱。但上天彷彿在跟我開玩笑,當我以為自己與神經科學無緣時,自已又被生活的種種拉了回來,並且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及熱忱。現在的我,對於神經科學有了一份執著,有了一份不可撲滅的熱情。而我也將帶著這份執著在教室裡、在實驗室裡、在醫院裡,繼續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更多受神經疾病困擾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