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花蓮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
謝明蓁

讓醫學教育接上地氣:社區醫學教育(community-based medical education)不可少


美國教育家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1866-1959)在1910年提出的Flexner report造成北美醫學教育大變革,其中提出了教學中應要求知識技能深入紮根,以提升醫學教育品質。這是針對當時醫療現況,考量了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針對醫學教育建議的改革方向。由此可知醫學教育在演進過程中,要隨著專業進展和患者的需求修正,以便在現代化潮流下,與時俱進不斷重新調整。

COVID-19疫後浪潮下,醫學教育更需要重新定位,讓學生們能夠更全面地在相關的社會背景中理解人們的生活與行為,而不僅僅是將他們看作社會機器裡的一部分。研究顯示,像「情境學習」這種透過早期接觸社區的醫療現場,可以增強醫學生的學習效果或促進他們更有意義地學習,如:更可以理解日常環境中,影響健康問題的因素、或所產生出的社會行為。其中因素包括影響疾病經歷的因素,也就是“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如:人們出生、成長、生活、工作和老化的條件,這些都會影響健康”。因此,為了充分理解社會決定因素對患者個人、其家庭和社區的影響,醫學生應具備足夠建立社會人文技能的基本功,這包括有效的溝通和統合的技能。需要這種改變也是因為現代醫學過於專注在越來越小的片段,經常忽略了將病人視作為一個“完整人“的存在,若僅僅只想機械性地將健康還原為機械恢復功能,是無法完整地處理疾病,基於社區醫學教育(Communit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是一種將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策略。

什麼是社區醫學教育?
社區醫學教育(CBME)包括廣泛使用社區作為學習環境的活動,學生、教師、社區成員和其他部門的代表都在整個教育經驗中積極參與,是一種提供與社區需求相關的醫學教育。它可能是城市或鄉村社區,儘管目前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居住在鄉村地區。初級保健位於基於社區診所的醫療保健系統的中心。

CBME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為學生提供與來自社會不同文化和種族背景的人互動的機會。它通常是較針對優先有健康需求和資源重新分配的特定人群,需要臨床技能、知識、能力和態度的綜合;它還要求醫師在治療慢性病的複雜性、老年患者以及當代醫學不斷演進下,知識和技術需全方面地提供。CBME可能涉及拜訪有嬰兒的家庭,或參與社區項目。它也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能越來越多地參與健康問題,並隨著他們的能力增長,有更好的計劃和提供更好的照護。CBME不是關於為資源不足者提供較差的醫療/保健,也不是關於節省金錢:它是關於以創造性的方式與社區接觸,同時學習在醫院和社區中都適用的基本態度和技能。

最近,CBME被一些人視為提供課程的一種方式,包括讓學生接觸社區,意圖鼓勵更多畢業生就在社區裡建立自我的實踐,即使許多知識淵博的先進專家在醫院工作,配備有一流的醫療技術來解決複雜的個別問題,但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最普遍的人群健康問題無法在醫學中心這種環境中處理的。教育者、研究人員、專家和在社區裡的醫師之間的動態合作是必要的,以幫助社區和個人識別他們的優先健康需求,並實施可行、負擔得起且可持續的干預,幾項重點,整理成下面幾個表格:

 

表一:社區為本醫學教育(CBME)與醫院為本學習環境的優點比較

項目 社區為本醫學教育(CBME)的優點 醫院為本學習環境的優點
病人接觸 接觸更多樣化的病人 看到更複雜的健康問題
臨床技能 更多機會發展和實踐臨床技能 接觸高科技、看到廣泛的程序
照護持續性 與病人更持續的照護 有更多機會,了解提供照護連續性的不同領域
學習相關性 學習更加相關 學習不同的專業
健康決定因素 更多體驗健康決定因素以及社會、經濟和政治事件對人們健康的影響 —
教育體驗 更愉快的教育體驗 學習急性和緊急問題
教師態度 更可能展示積極教學態度、對學生表現出興趣並提供反饋 —
專業技能 特別適合學習心理社會問題、病人自主權和溝通技巧 —
專業技能學習 特別適合學習心理社會問題、病人自主權和溝通技巧 —

表二: CBME的挑戰和困難

CBME的挑戰和困難 說明
學習經驗的高度變異性 學生在不同社區地點和不同導師處的學習經驗差異較大
學習路程所需的時間 到達社區地點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
處理消極態度 醫院中執業的專家對社區和初級護理工作持貶低態度,以及社區醫生對學術型醫師的誤解
招募、留任和支持的挑戰 招募和留住合適的教學人員以及獲得財政和其他形式的支持
師資培養 在醫學教育中培養合適的臨床教師隊伍
普及化CBME 認識到社會契約的全部內容,並將CBME成功地與其他課程組成部分整合

表三:CBME成功臨床教師/導師的基本要素

成功臨床教師/導師的基本要素 說明
專門時間用於教學 確保有專門時間進行教學活動
促進學習經驗中的積極參與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引導先前的知識和經驗 連接新知識與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經驗
幫助學習者聯繫新知識與經驗 協助學生將新學到的知識與過去的經驗相結合
提供及時且有意義的回饋 給予形成性和總結性的回饋以促進學習
促進對經驗和學習的反思 引導學生反思其學習和經驗
反覆應用新獲得的知識 在不同但相似的情境中多次應用新知識,並伴隨著反思和回饋

結論
21世紀是更為複雜的世界,我們開始意識到,對健康問題和醫學教育的學習拆解是有問題的。社區醫學教育(communit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結合了基於教學醫院更常提到的CBME(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基於能力的醫學教育)是一種成功的策略,幫助兩個不同的CBME重新定位和更全面地整合醫學教育,同時促進醫學院、社區醫師和醫院中工作的醫師之間的良好關係。它聚焦於社區——也就是人們生活的地方,以及大多數健康問題可以被預防或治療的地方。這種轉型中的醫學教育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更好地理解CBME。那樣我們就能比過去更有效地合作,為未來的醫師在改善人們健康方面的角色做準備。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白培英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陳炯瑜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周桂芳委員、國防醫學院林錦生委員、陽明交通大學吳貞宜委員、義守大學醫學院梁正隆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陳正文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文稿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  影片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