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跨專業團隊的心理安全感

  •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基隆長庚急診醫學科住院醫師
呂惟

提升跨專業團隊的心理安全感


  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是指一個人在提問、發表意見或犯錯時,不必擔心被質疑、責備或羞辱的信心,由哈佛教授Amy C. Edmondson提出。Edmondson教授在TED的演講”Building a psychologically safe workplace”提到,同時具有充足的「心理安全感」及「動機與責任」時,意味著人們處於「學習區」,能夠安心自在的表達看法與回饋,熱衷於自己的職責與團隊目標,帶來創新與更好的團隊合作。
 


Fig. 1 (www.jethrojones.com/blog/ psychological-safety)

  影響心理安全感的因素,包括團隊的種類、成員間的合作關係、硬體環境、社會文化因素、任務複雜度以及個人能力與特質,個人特質中包含人在面對壓力時的認知負荷,如不確定自己能否勝任或意見能否被同儕、主管採納等。隨著時間進程,心理安全感越高,能做出越多貢獻,分成四個階段:歸屬感(inclusion)、學習者(learner)、貢獻者(contributor)、挑戰者(challenger)。
 


Fig. 2 (TR Clarke, 2020)

- 歸屬感(inclusion):相信自己屬於團隊的一員,在團隊中有價值,受到平等的對待。
- 學習者(learner):能夠安心地提問,犯錯時也不會擔心被指責,能從錯誤中學習。
- 貢獻者(contributor):自在表達意見及交流,進行有建設性的溝通。
- 挑戰者(challenger):挑戰現有的框架並創新突破。
 

  醫療就是高度知識密集,且須考量病人不同文化背景及社會支持,倚賴跨團隊的合作才可以真正達到身心靈的全人照護。Frost在2013年提出,跨專業合作之專業認同(Inter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ism)不僅能夠提供病患與家屬更好的照護,也能提升團隊內個人競爭力,對於教育與工作品質也有助益。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IPEC)在2016提出跨專業合作的核心能力,分別為:
- 價值與倫理 (values and ethics)
- 角色與責任(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collaborative practice)
- 跨專業溝通 (ter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 團隊合作 (Teamwork and team-based care)
Newman(2017)的研究指出:心理安全程度越高的跨專業合作團隊,能夠降低資源耗損與團隊成員的心理壓力,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工作坊中用了兩個範例影片,分別是OSCE教學及病房跨領域會議兩種場景,使參與者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兩個場景的群體動力(group dynamics)及心理安全感討論。不管是小組教學中無法融入討論的學生,或是團隊會議裡分神的團隊成員,如何提升心理安全感使團隊擁有共同目標(shared beliefs),值得深思。
 

  Donovan(2020)指出從不同層級探討的介入措施,塑造讓人安心的工作文化、團隊成員間的熟悉程度與互相支持、對於個別任務的權責劃分,都是能夠提升心理安全感的手段。也有人發展出SafetyC.O.D.E.、TeamSTEPPS等口訣,使團隊能夠系統性的面對任務中遇到的錯誤。
 

  重要的是,在營造安全友善的氛圍時,仍重視每個團隊成員所擔負的責任,使跨專業的團隊能夠合作執行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References

  1. Edmondson A.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 Adm Sci Q. 1999;44(2):350–83.
  2. Holtman, M. C., et al. (2011). Inter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ism: Linking professionalism and interprofessional care. 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 25(5), 383–385.
  3. Alexander Newman et al. (2017). Psychological safe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7:521-535
  4. Dieckmann, P., Tulloch, S., Dalgaard, A.E. et al. Psychological safety during the test of new work processes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BMC Health Serv Res 22, 307 (2022).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長庚大學醫學院 歐良修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奕全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