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資深專責教學主治醫師
傅仁煇

醫師典範學習(Doctor Role Modeling)在醫學教育的價值


  醫師典範學習被認為是醫師專業認同形成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因素,但是在學員心目中的典範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而典範學習對醫學教育的影響與可能機制如何,值得探討。
 

  醫師的典範學習很難有精準的定義。典範學習與教師的指導或教育並不相同,教師的角色在於輔助學生學習,而典範學習則希望提供學員專業相關的價值與特質。典範一般的認定是社會角色在價值上為人所景仰者。但在教育上,許多人會將典範學習與優良教師的定義界限模糊化,尤其在醫學教育界,由於臨床教師會在學員面前演示臨床技巧,不論是知識、溝通、或技術,學員在觀察後經過反思與吸收,很容易將臨床教師當成”典範”。雖然在醫學教育研究上,”典範”會隨著研究者定義而有所不同,但多半是以醫師的專業態度可以成為標準或榜樣為主。由研究發現;被學員認定為正向典範的原因包括醫師的人格特質、技術、能力與教學熱誠。但是研究成就與學術地位相對地比較不是學員重視的項目。從被學員視為”典範”的醫師則認為自己的能力、教學技巧、對病人的尊重與熱忱、對專科的熱衷、臨床推理技巧、良好的醫病關係與醫師的社會心理學地位。由這些研究發現”典範學習”的定義在學員與老師的心中未必完全相同,而學員心中的典範也可能會隨著時間與年資的不同而改變。
 

  典範學習的教育意義與價值取決於我們對典範的定義。如果醫師典範定義為優秀的技術演示與觀察學員操作之後的回饋,那就會是臨床訓練的重要元素。如果典範定義為能夠鼓勵學員觀察並反思臨床教師工作的優缺點,並且鼓勵模仿正確的行為,那就會是學員專業素養發展的基本。但是如果醫師典範學習只是毫無選擇性地模仿”典範”的行為,並且不考慮學習環境的機構文化與潛在課程所帶來的影響,那麼醫學教育者需要慎重考慮典範學習是否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許多醫學教育家都認為典範學習是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現象,尤其是對於學員專業發展的形成。Passi等人(2010)曾經以下列三項目標:1.有效的醫師典範學習;2.醫師典範學習的影響;3.醫師典範學習的重要性;對醫學教育文獻進行回顧。他們得到幾項初步的結論:正向醫師典範學習(positive doctor role modeling)與醫師的態度、人格特質有關,正向與負向典範學習對學員未來的生涯規劃會有影響,而這些影響會是階段性進行,醫師典範學習也會受到文化差異、多變性、與性別等個因素影響。依據文獻推論,醫師典範學習對學員的影響可能是經由直接觀察典範的表現,或是接受典範的指導與反思、回饋。學員藉此意識到原先不甚清楚的概念,並將這些觀察所得轉換成自己的原則與實際的行動,最終的成果是學員行為上的改變。由此可以得知,醫師典範學習在醫學教育上有其肯定的價值,而其作用的機制仍有待專家們的研究。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長庚大學醫學院 歐良修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奕全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