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實證醫學科主任
梁仁峯
2022歐洲醫學教育學會年會(AMEE2022)後記
醫學教育界的年度盛事,歐洲醫學教育學會(Academy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Europe; AMEE) 的年度學術研討會於今年8月27至31日在法國里昂及網路上採混成(hybrid)的方式主辦。今年的年會是在因為疫情影響,採取全線上虛擬的會議兩年之後,首次恢復實體部分的進行,也是AMEE 50週年的年會。今年會議的主題為“Redefining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 Together”,主辦單位一開始即朝向實體與線上課程混成的方式來籌辦,因此無論是實體與線上都有非常豐富的課程,也考慮到不同時區參加者的需求,可以在投稿的時候就選擇報告者適合的報告時區,是對線上參加者非常貼心的設計。由於臺灣在會議舉辦的時間點仍採取相對嚴格的邊境管制措施,當時疫情也還在高原期,因此今年臺灣實體參加的醫學教育師長及同好們較往年為少,但是仍有20位左右來自不同院校機構的師長實體赴法國參與此盛會。全球則有來自87個國家的4,700位實體或線上參與者,參加於不同的563 場演講或發表活動,超過2000位報告者所帶來的知識盛宴,筆者今年則是以線上的方式參與此盛會。
由於個人時間有限,能參加的活動比起整體年會內容自是相當有限。臺灣醫學教育學會近年來,每年都在年會邀請各院校代表分享當年AMEE的學習心得,經過整理與內化後的報告相當推薦一聽。在此筆者將介紹一個之前比較沒有被注意到的主題: 每年的發表獎項。在每年年會的投稿選項中,可以選擇是否參加“Patil Innovation Awards”的評審。若勾選要參加,則評審在年會中,會進行發表的評選。選出創新獎的得獎名單(今年為三組)。此外博士報告(Doctoral Report) 、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報告,及電子化海報(e-poster)則是全體被接受的發表皆會接受評選,選出評審心中的三到十組優秀作品,給予鼓勵。今年創新獎的得獎的發表分別是: 並列第一名的: 印度NITTE 大學團隊的Fables in Anatomy - An innovative and novel narrative teaching-learning method in Anatomy 以及瑞士與美國合作的Breaking the silence: a content analysis of medic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failure in medicine。第三名則是紐西蘭Waikato醫院的Cost-effective Renal Phantoms as Procedural Teaching Tools for Renal Trainees。領域橫跨了解剖學教學、對臨床學員學習失敗的理解及技能教學的成效分析。得獎的發表必定有其值得參考之處,全體的得獎名單可以造訪AMEE網站中得知,包含了醫學教育中不同的發展主題。無論在任何領域的長期耕耘者,相信都有機會成為下一位得獎者。
筆者主要關注和投入教師培育及學員教師(Trainee as teachers)領域,今年也有兩個相關研究或發表得到肯定,分別是博士報告的第三名,來自美國的哈佛醫學院及澳洲的Monash大學共同研究的:Exploring the broad impacts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以及優良研究報告獎,加拿大教師培育大師S. Y. Steinert所領導的McGill團隊的 Student-as-Teacher Curricula: Literature-Informed Recommend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第一個研究中,Dr. Allen使用不同研究方法,包括界域分析(scoping review)及各種質性與量性的分析方法,探索持續專業發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對於臨床工作的生涯發展的影響,並已發表數篇研究於醫學教育期刊。CPD與繼續教育(CME)的概念並不同,比較接近於教師培育(faculty development),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The World Fed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WFME)對CPD的定義為“對於醫療專業生涯中,為提升專業素養的多面向持續學習活動。” Dr. Allen的研究發現,雖然許多CPD的活動被舉辦,然而無論是參加者、及活動籌辦者對於CPD活動的成效評估與理解經常是不夠全面的,因此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包含personal, network 以及society impacts的新架構來評估CPD的實行成效。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以參考文後數篇References。而加拿大的團隊則是將現在已漸成主流的“Residents as Teachers”概念,往下扎根,探索發展“Students-as-Teachers” 課程的可能性,結果發現已有33個SaT課程被發表過,其實這些課程與RaT的課程設計並無多大差異,主要聚焦於授課技巧和回饋技巧,大部分也是短暫,較無系統化的課程。學生的教學技巧也比較少被正式評估。
雖然今年的會議與明年預計要舉辦的AMEE 2023都有online virtual session,但混成式會議的線上參與和過去全線上的課程有數點不同值得注意: 首先今年混成課程如果參加者選擇線上參加,不再如同前幾年可以參加所有的sessions,只有主要的演講(plenary sessions)和一部分的會議室有同步直播或錄影設備。再者,選擇實體參加的參加者,可以回看線上的內容,但線上參加的會議註冊者在會議結束後的回看時間也較實體參加者為短。似乎還是鼓勵大家能夠親臨現場,感受與醫學教育同好互相交流的氣氛。雖然線上會議的平台也提供networking的交流功能,實體會議中大家齊聚一堂談笑寒暄的氛圍,還是很難被取代的。AMEE2023預計在明年的8月26到30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投稿也即將開放,期待臺灣的醫教同好明年可以如疫情前,齊聚蘇格蘭,讓世界再次看見臺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