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2022年第五屆全國虛擬臨床診療技能競賽"--歷程與心得

  •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經營) 放射線科主治醫師/主任
袁維新

舉辦"2022年第五屆全國虛擬臨床診療技能競賽"--歷程與心得


  今年三月中時,疫情稍微緩和,醫學系秀如助教告訴我說:醫學系凌憬峯主任有事找我,要我協助有關競賽事務。我想應該是一件美事,於是約好時間後,我去拜會凌主任,他說:「”今年第五屆全國臨床診療技能競賽”由陽明交通大學(陽交大)醫學系舉辦,希望我能幫忙。」,接著介紹2021年的三張資料,分別是”競賽經費預算表”,“競賽籌備流程表”,與“虛擬競賽簡介ppt檔”,心中一驚,暗叫:「哇,好複雜!」,再一次怪自己牡羊座衝動個性,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向凌主任(現兼任醫學院副院長)說:「好,我試試看。」
 

  三月二十八日晚,在台北榮總關渡醫院放射線科報告間,與剛開會前來的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蔡淳娟教授見面,蔡教授長期致力推廣虛擬診療訓練系統,寒暄幾句後,蔡教授自我介紹是前高雄醫學大學教務長,前高雄醫學院副院長。「啊,原來是母校的師長!」,內心不禁肅然起敬,蔡教授談吐清晰,說話不疾不徐地告訴我這個競賽是2018年開始,產學合作共同舉辦第一屆全國臨床診療技能競賽,參賽者藉由虛擬診療軟體,將螢幕裡的虛擬病人進行臨床診斷.分享去年北醫舉辦的經驗,介紹今年第五屆全國競賽活動流程,預算如何分配,決定舉辦日期在十月一日,詳細地解答我的疑問,讓新手上路的我,頓時感到肩頭重擔輕鬆不少,突然蔡教授手機響起,傳出急促的說話聲,告知她剛才開會時有確診者在附近,教授可能需要隔離,她恐怕波及到我,連說不好意思,匆匆地結束會談,起身送蔡教授到醫院大門,告訴她關渡捷運站方向,教授身影逐漸隱沒在昏黑的街道。然而,我卻心頭一亮,想起剛剛蔡教授提及:新冠疫情來臨,學校與醫院關閉,師生與病人隔離,醫學生可以透過虛擬臨床診療系統學習病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我會心一笑,深表贊同,堅定了舉辦這次活動的意念。
 

  依照今年競賽籌備流程規劃,四月份先確定了北、中、南三區主持人分別是凌憬峯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大)醫學院林嘉德副院長與高雄醫學大學(高醫大)陳正生副院長,北區我為執行長,梁茲曦助教為副執行長,負責統合北中南三區行政事務,北中南考場分別在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大電腦教室、高醫大電腦教室。接著召集北中南三區決定選題/試題鑑定委員,包括台北榮民總醫院(北榮)教學部楊盈盈主任,蔡淳娟教授,中山附醫急診部黃昭硯醫師,中區執行長-中國附醫教學部吳柏樟主任,南區執行長-高醫大臨床教育訓練部沈靜茹主任,輔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葉蕙芳專師,大林慈濟醫院督導林詩淳專師,亞東紀念醫院急診科洪韡捷專師。再尋找五位熱心教學的醫師出考題,包括振興醫院心臟科張鴻猷醫師,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泌尿科賴昱維醫師,北榮免疫風濕科蔡弘正醫師,北榮婦科趙偉廷醫師,以及我自己。長官、醫師與工作人員彼此成立幾個line 群組,做為平時溝通聯絡的平台。四月十三日舉行撰寫考題說明會,將有趣的考題案例撰寫在醫諾華公司提供的軟體撰寫平台上。五月十五日舉行線上選題會議,五位醫師共報告七位病例,鑑定委員投票選出具有診斷思辨難度與挑戰性的三個病例 (案例作者:圖一)。兩例正取,一位備取,接著啟動案例製作。在宣傳方面,梁助教設計出精美海報(圖二),準備大肆宣傳。

  六月一日報名開始,八月一日結束,今年為了鼓勵報名,除第一名至三名外,更增加第四名數名.我們積極使用e-mail將消息給協辦單位,退輔會各級醫院,教會醫院,軍醫院等院內教學單位與護理部幫忙宣傳這個競賽,希望醫院見實習醫學生,後醫與中醫學生,及專科護理師(專師),參加比賽,為醫院爭光。我也利用向陽交大見實習醫師上課時宣傳這競賽,請他們在同屆醫五、醫六學生line群組間流傳海報;我也利用高醫大同學line群組宣傳。北中南區在八月初統計考生醫學生有156名,專師有60名,國際生有15名,總共231名,報考人數創歷年紀錄。案例製作在八月一日完成,八月五日至二十一日期間,專家試玩並將意見報告彙整,更新軟體內病例文字或圖形的錯誤。八月二十七日舉行線上專家鑑定共識(計分)會議(圖三),在問診、身體檢查、初步診斷、檢查檢驗、與確定診斷項目上,決定每個細項的得分比重。

  九月初,為了鼓勵考生,我們邀請北榮陳威明院長、醫策會林啟禎董事長,凌憬峯副院長,中、南區主持人林嘉德副院長與陳正生副院長錄製短片(圖四)。九月五日至十八日,主辦方提供以前的案例給每個考生試玩,讓考生能熟悉軟體操作。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北中南考區三地在電腦教室做最終電腦測試。九月三十日,三區考場確定布置與動線,將考生分A、B組不同時段考試,採梅花座,做到確實防疫

  十月一日競賽當天,約早上8:20分,蔡教授,我,梁助教,楊盈盈主任與北榮兩位支援人員先到北區考場商量考生接待流程,上午8:30左右,北中南區考生陸陸續續到考場,每個人量體溫,簽名報到,酒精消毒雙手,報到完後找到考試座位,先在電腦螢幕看長官開幕致詞短片,8:45分凌主任來北區考場視察,並且與三間考生拉紅布條照相,留下了歷史紀錄 (圖五),競賽共80分鐘進行兩案例,考生們皆戰戰兢兢安靜考試。中午12:15 分,北中南考試順利結束,考生們放下緊張心情,接過餐盒,愉快赴歸。北中南到考考生 總共167名,到考率 72.3% (167/231);我們也將競賽個人成績查詢平台寄給每位參賽者,方便他們查驗成績。

  十月二日早上10點開始,凌主任,我、與梁助教在陽明大學醫學系辦公室舉行臨技競賽回饋線上會議,出題的張醫師,與我先做案例介紹,再由吳柏樟主任做總評。主要和考生面對面討論案例,解答疑問。考生普遍認為兩題案例偏難,具有挑戰性。會議中間網路傳輸意外出了問題,還好被克服解決。11:15分舉行頒獎,幾位得獎者發表感言感謝主辦方用這個軟體舉辦競賽,讓他們學習很多;其中醫學生組第一名余枃崠醫師(國防醫學院)感謝三總去年引進虛擬診療系統讓染疫隔離同學可以繼續增加臨床經驗,也感謝他在台北榮總內科實習期間師長熱心指導,才有機會奪冠,專師組第一名林秋雲(國軍高雄總醫院)表達從每個實際臨床病人身上學習到不同的東西,特別感謝醫院醫師與護理主管們指導支持,他們不管任何問題都有耐心地回答。說到最後,她甚至喜極而泣,令人感動。頒完獎後,大會圓滿閉幕,大家相約明年見。會後,我走出系辦公室,回首籌備競賽與線上會議點滴,獲得了豐富的實務經驗,但仍有需要改進之處,比如會議前要設想可能遇到的困難,能事先演練解決。突然間,手機傳來考生對競賽整體滿意度高達95%,至此,讓我相信虛擬臨床診療訓練系統真的能帶給醫學生與護理師在臨床診療學習上很大的幫助。


圖一: 2022年第五屆全國虛擬臨床診療技能競賽三位作者。

圖二: 2022年第五屆全國虛擬臨床診療技能競賽海報。

圖三:舉行線上專家鑑定共識(計分)會議。

圖四:五位師長錄製短片致詞鼓勵考生,並預祝競賽成功。

圖五:十月一日競賽當天,北中南區考場的師長與考生拉紅布條照相,留下歷史紀錄。
 

參考資料

  • 陳嘉宏(Chia-Hung Chen) ; 孫灼均(Cheuk-Kwan Sun) ; 林季緯(Chi-Wei Lin) ; 黃如薏(Ru-Yi Huang);國外醫學生的虛擬病人臨床思辨訓練經驗.台灣擬真醫學教育期刊 ; 6卷2期 (2019 / 12 / 01) , P28 – 37
  • Tsai, T.-C. (2021).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patient in clinical training: The new horizon for nursing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Nursing, 2021;68(5):24–29.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楊盈盈主任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奕全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