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新血的急性心臟衰竭整體照護及氣道處置低接觸醫學教育的混合實境(MR)智慧模式

  •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部主任
楊盈盈

醫界新血的急性心臟衰竭整體照護及氣道處置低接觸醫學教育的混合實境(MR)智慧模式


  心臟病多年來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致死率最高的就是「心臟衰竭」, 5年內的致死率高達50%。尤其肥胖、頸部腫大等可能會同時導致急性心臟衰竭及困難氣道。此類病患於黃金時間內,若無法完成初期病因判定及氣道處置將造成嚴重的後果。換言之,第一線主負急性期醫護人員的整體照護熟練,是急性心臟衰竭致呼吸衰竭患者處置成功的因素。但疫情下部分訓練,可能基於降低過度近距離致染疫風險等的考量被限制。
 

  面對此挑戰本院超前佈署,自2019年起,研發針對心臟衰竭併呼吸衰竭的多人協作混合實境(MR)教材,內容涵蓋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處置說明、基礎及進階氣道處置、完整防護訓練,以智慧模式使講師與學員即使在防疫低接觸教學距離下,仍能確保學員高強度的學習。
 

  由教學部楊盈盈主任、楊惠文護理師、及重症醫學部林永煬副院長、王鑑瀛主任、江東鴻醫師、內科部林秉熙醫師,組成的研發團隊結合虛擬考官、虛擬標準化病人、自然語言資料庫及AI辨識記錄、智慧評核等技術,開發混合實境(MR)多人協作智慧教材輔助常規縱貫式跑站訓練。此全國首波可安裝在可攜式裝置上MR教材,更以臨床常見情境讓學員與AR物品互動,結合智慧眼鏡等載具連結讓學員可遠距遠端登入參與,看到自己與螢幕上的虛擬AR講師一同操作、防護、完整訓練基礎與進階氣道處置等心臟衰竭併呼吸衰竭照護關鍵技能,讓學員可不分時地自我學習。此智慧醫療教材至今,已經265場近1500人次的測試且持續投入常規課程中,學員在課程流暢度、教材趣味性、專業能力的提升、教材便利性、遠距學習應用意願等面向滿意度達88%左右,獲得眾多好評:「教材很實用,希望以後可以透過此教材進行遠距教學」、「對於病史詢問是非常不錯的練習,蠻驚訝AI訓練的成果可以進步很快」。
 

  covid-19疫情期間,台灣醫學人才培訓仍不間斷,本院以心臟衰竭併呼吸衰竭照護為例研發的MR複合縱貫的教材,已讓講師及學員保持適當距離且低接觸的不間斷訓練,而疫情期間住院及門診病患數量減少時,學員可透過智慧教案所設計的情境彌補不足之處,確保新血醫護人力持續投入臨床照護。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楊盈盈主任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奕全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