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副教授
陳金彌
戲裡戲外都是同理—當護理老師遇到影傳學生
俗語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當護理老師和一群影傳系學生共同拍攝主題為「同理心」的微電影時,我們雙方對這句話都有不同的體悟!因為內行或外行並不是自己說了算,有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唯有站在對方的立場,才能放下自身專業的傲慢,達到跨領域的融合教學!
解構與建構
身為護理老師的我,原本以為自己最熟悉醫療場域的情節,又看過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應該可以提供影傳系學生許多醫療劇的素材與發想。然而,當我第一次跟影傳學生討論我寫的劇本時,他們一針見血地提出許多「影傳專業」的問題,例如:1.整個片子長度大概幾分鐘?因為這會牽涉分場的數目、演員表現的細膩程度、拍攝日程等。2.拍攝經費有多少? 因為這與演員的片酬、場地及攝影設備租借費、道具費、三妝費用(髮妝、衣裝、容妝)、工作人員餐費等有關。3.可否以目前的明星舉例說明劇中各個角色的個性、外型,因為這有助於選角以及準備三妝。
第一次討論之後,我很佩服影傳學生清晰的思路與口語表達的能力,他們非常有自信地提問,而且每個提問都要我清楚明白地回答,所以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之下,我歷經不忘初衷、當機立斷、忍痛割捨的過程,才簡化醫療場域的日常情景,逐漸將微電影聚焦於一個重要概念!我很開心有這樣的討論氣氛,因為,在這個合作的時刻,我不是老師,學生也不是學生,我們是一個團隊,彼此換位思考、就事論事,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甚至藉由彼此提出的「外行」問題,創造出更多有趣的戲劇話題!
計畫與變化
在開拍前夕,我收到各個演員的通告後,換我提出疑問:既然時間與經費有限,為何第一天只拍兩幕?學生導演回應:「因為演員需要時間對戲!」我又茫了,「啊?不是照著劇本唸嗎?」導演又說:「需要考量演員拍片當下的感受與對話、走位的流暢度,因此,需要給演員培養情緒的時間,以讓現場氣氛更自然。」我到拍攝現場探班時,發現拍攝的氛圍也與燈光色澤、鏡頭角度、配樂等有關,因此真的需要耐心醞釀,需要允許計畫之外的變化,因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情感自然流露才能動人心弦。哇!我再次發出讚嘆聲!導演不愧是導演,雖然是影傳系大三的學生,但其對於拍片品質的要求,以及對演員的尊重,無不展現「同理心」的態度與行為。
在開拍第二天晚上,副導演午夜時刻傳來不幸的消息:「我們第一天拍的影片都不見了,檔案一片空白!」真是晴天霹靂!我們一群人犧牲假日從早忙到晚,結果竟然是「一片空白」!更慘的是,臨時演員的片酬都已付清,他們願意再無償重拍嗎?正當我啞口無言時,副導安慰我說:「老師!沒關係,我們週一找店家修理,看看能否救回檔案!」真的很感謝副導的這句話,把我從雲端拉回現實生活,我甚麼也幫不上忙!我只能祈禱!但我相信,有這群影傳學生在,事情一定能解決!果然,檔案真的救回來了!可能是專業送修,也可能是再拜拜的緣故,這也讓我學到,拍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更需要「享受」無常的變化!
▲開拍前拜拜,祈求拍攝順利 |
▲演員合照,左二是護生,左三是影傳生 |
寫意與寫真
護理教育強調「真」、「善」、「美」的順序,凡事都要遵循SOP(標準作業流程),例如點滴滴數、傷口包紮方式、溝通技巧等都要求真求實、精準到位。然而,影傳學生認為:微電影若要吸睛,視覺意象比寫實更重要!否則觀眾看完前30秒就不想看下去了。因此,我和一位護理學系學生(演員之一)的護理教育理念一再被挑戰,我們掙扎:微電影的拍攝是否應該著重「美」、「善」、「真」的順序? 在不斷溝通協調中,我們護理師生和影傳學生秉持拍攝這部同理心微電影的初衷,也就是只要能掌握微電影主題,是可以打破「真」、「善」、「美」既有的界線與順序。因此,在不同的分鏡或劇幕中,透過道具、演技、影音等拍攝技巧,不僅要抓住觀眾的眼球,更要引導觀眾「入戲」、「走心」,進而願意思考或討論微電影中的同理心議題!
結語
當影片完成時,我們護理師生和影傳學生都很感動,因為我們共同將醫療議題具象化,既能發人深省又不譁眾取寵。而我們的生命也因這部同理心微電影而有交集、而更豐富。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紮紮實實地經驗「自我覺察、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學習過程,也對於自己本身的專業更虛懷若谷,讓未來的跨域合作奠定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