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
簡位先

醫學傳播跨域合作的新契機—當職能治療學系學生遇見影傳系學生的共學、共長


緣起

  回想起2021年,一個緣分參與了醫學院與傳播學院合作共同拍攝醫療微電影的計畫。對於兩院而言,這無疑是個首發合作的初體驗,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和挑戰。計畫合作期間,我們組成了跨領域合作教學社群團體、出動兩院師生百餘人,並共同開設工作坊、教學性社團等,共同規劃、創作、執行(拍攝、演出、後製等等)。經過一年努力,我們這個跨域合作社群已創作出八部微電影以及八部衛教片,期間雖經歷各種挑戰與磨難,所幸大家都一一克服難關,關關難過關關過,最後完成這麼多部優質的好作品。
 

從「無」到「有」-- 跨域合作微電影腳本製作

  對於所屬醫學院的職能治療學系,以及身為職能治療學系教師的我,與參與計畫的職治系學生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和體驗,更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全新的跨域學習的機會!記得從一開始,我們職治系學生不斷地自我懷疑、不斷地來詢問我「老師,我們真的要拍微電影?我們真的能拍得成嗎?」、「老師,要怎麼拍?」、「老師,那開始時我們要做什麼?」、「老師、我們要怎麼跟影傳系學生溝通?怎麼合作?」…等等。無數個為什麼地提出….也漸漸地隨著我們這個跨域合作教學社群團體裡所規畫辦理的無數次微電影拍攝教學工作坊、社團,從中慢慢地學習拍攝微電影的基本原理,甚至基本的專業術語或概念,也因此漸漸地能與一起合作拍攝微電影的影傳系同學們互相溝通,傳達彼此的想法和理念,達成最後影片創作的方向和共識,甚至開始了影片的劇情及腳本製作…。雖說這只是從「無」到「有」,只是從「0」到「1」的一步之途,但卻是彌足珍貴而不易。
 

再從「有」到求「好」-- 拍攝完成並得獎!

  由職能治療學系籌畫拍攝的《醫學倫理與法律議題》的微電影從初期的規劃拍攝,到最後拍攝剪輯完成,共歷時了整整一學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的學生從對於拍片是為何物?對於與影傳系學生不知如何溝通與害怕?對於不知如何開始的徬徨無措…。到了上學期期末終了,學生們終於可以在一次次教學社團活動以及不斷地與影傳系學生溝通下一起創作完成微電影的腳本。到了下學期,雖然到了原先預定的行程安排是要開始準備進行拍攝工作以及後續剪輯及後製過程了。但隨著疫情的延燒,一些不可預料的突發狀況嚴重影響原先已安排好的拍攝進度,例如原要拍攝的地點出現因疫情原因暫停租借,以及演員陸續染疫導致停工無法拍攝的情況…,這些都讓參與這部影片拍攝的兩系學生頗有挫折,所幸最後在老師們的鼓勵以及學生們的努力之下,我們這組的影傳系學生終於在這學期終了完成了所負責籌拍的「醫學倫理與法律議題」的微電影-- 《Outbreak》!並更獲得所舉辦的微電影競賽(朱英龍教授獎學金挹注)第三名的殊榮!!這對於參與這次跨域合作的師生們,是一次最好的禮物與獎勵。
 

結語

  現今,醫學傳播跨域合作拍攝醫療微電影的合作計畫已默默地運行了一年有餘了,除了合作計畫有多部微電影產出,參與的各系也都有作品製作。回想其中合作的過程,參與的學生們從影片(實例改編的影片)中,實際體驗學習類似真實情境的問題處理,也學習思考若面對這類如影片中的情境發生時,該如何處理的問題。這對於他們而言,是一次有別於傳統課堂講座課程,相對來地生動、活潑地學習之旅。在影片製作過程中,雖然大家歷經了各種困難與挑戰,還有因疫情造成的各種危機與意外的發生,但學生們也因此在過程中學習了如何面對危機的處理與應變能力,也同時學習如何與非醫學領域的人溝通交流,這些也都是作為一個醫學院學生該學習且應具備的素養能力與溝通技巧。
 

  而這次醫學傳播跨域合作拍攝微電影的合作計畫,無形中讓兩院各系參與的學生們獲得了比預想更多的學習與體驗!更讓參與的本系及合作的影傳系學生們獲得了競賽得獎的殊榮,是榮耀、也是于他們一個很棒的鼓勵!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輔仁大學醫學院 廖俊厚委員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陳奕全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廖俊厚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建宇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