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醫學系四年級
吳哲昇、林柏翔
那些微電影教會我的事——輔大醫學系微電影創作心得 微電影與醫學人文
醫學系課程中不時有醫學人文相關的課程(醫療倫理、溝通技巧、大體解剖等等),但大部分同學未必都能很正面積極的看待。我想,大家不必然反對人文,但在醫學生繁重的課業下,人文卻往往只能淪為醫學(科學)的附庸。
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我有幸遇到很多很多貴人,讓我受到一些啟發。在我心目中,人文和科學之間,雖然在方法上有別,但在本質上—對真理(內在與外在)的探求—是極其相似的,甚至可以說只是一體的兩面。為了能向他人表達,兩者也都訴諸於載體來表現自己,比方說科學多半是透過數學、邏輯語言等等,人文則常透過各種藝術形式,而微電影正是其中之一。
如果能更理解人文的特質,是否醫學生便能更情願地投入相關的學習,甚至能享受在其中呢?因為對我而言,這正是微電影相較於傳統的課程最可能吸引學生的地方。
在醫學生的學習歷程中,微電影有別於其他相對傳統的醫學人文的相關課程,在形式與內容均獨樹一格。對醫學生來說,傳統的課程是在醫學的情境裡尋找人文的影子,實用、容易上手,但終究寄生在醫學之下;而微電影作為藝術載體,卻有機會讓我們從人文入手。比方說,當我和同學們試著為課程拍攝影片時,我想的是,我們的心理情狀如何,我希望能忠實、精準地記錄,我們的觀眾又是哪些人,怎麼把它拍得好看、拍得動人。
也許透過創作,微電影正在為醫學人文開創另一種可能,讓醫學生能跳脫醫生「專業的」框架,當人文不只為了醫學服務時,其中的意義—主觀情感的客觀化—於焉解放。
溝通技巧影片製作心得
大二時,葉炳強老師教授了我們一堂頗覆趣味的課程「溝通技巧」。在我們還是懵懵懂懂的醫學生時,就讓我們獲得許多,在未來臨床面對病人時可以應用的醫病溝通方法。免去了踏入臨床後,不斷碰壁的過程,如果有充分應用課程所學,小則可以與病人建立更加良好的醫病關係,大則足以避免掉一場醫療糾紛的悲劇。
這份願景相當美好,但在學習上未必有想像中順利。在老師講授完某項技巧後,往往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請同學甲扮演醫生,而同學乙扮演病人,讓我們實際應用所學進行溝通。起初以簡單的溝通技巧玩轉角色扮演,不僅收穫豐富,且趣味性頗多。但越來越後面的進階技巧——如:同理心回應、壞消息告知等等,執行起來相當吃力。由於經驗不足,扮演醫生的同學甲不確定自己是否使用正確,扮演病人的同學乙也無法真正以病人的角度思考應該如何回饋。也可能由於臨場感不足,無法好好利用周遭的環境、氛圍營造適合的溝通環境,更沒有足夠的情感渲染。而兩兩一組的進行方式,也少了團隊腦力激盪、分工合作、多人扮演、實時互相回饋的優點。下課後,這些華麗的溝通技巧,對當時的我們來說,還是抽象、模糊不清的。
課程的後半段,老師安排了「分組演戲」的環節。班上分成多組,共同編劇,並且呈現在其他同學面前,最後安排專業的評審老師給予回饋。我們每組同學在討論劇本時,發現每個人對於相同的溝通技巧,都會有不同的見解。而在劇情走向上,也與兩人的角色扮演不同,需要一起建構出應用了上課所學、發展合理,又不失精彩度的劇本。這些經驗,為微電影的創作奠下了根基。
課程的最後,老師挑選了四組優秀的劇本,讓我進行改編、合併,融合成一部完整的微電影。當然,首要任務就是從電影腳本開始下手。此時開始,我意識到比起前面的「角色扮演」及「分組演戲」,我開始進入了角色的內心世界。「醫生這麼對我說,想必我的情緒是很⋯⋯。」「要這麼對病人說,他的感受會好點吧!」這時,在我的腦海裡,這些角色活起來了。搭配著參考書籍及老師的幫助,腳本也逐漸在腦海裡成型。開拍前夕與演員們的排練,感受著臺詞的溫度、醞釀著故事中飽滿的情緒,在當下,大家完全把原本艱澀課程內容,激發出了更美麗的火花。我也逐漸窺見,那些原本看似相當抽象的溝通技巧,它們真實的樣貌。
來到了拍攝當天。在拍攝診間的醫病溝通技巧之前,已經記錄了病人的有苦難言,也描寫了醫生的百感交集,似乎不用任何台詞或提示,此時的演員們,彷彿經歷了與故事角色相同的情節、感受著相同的情緒,也活出了相同的人生。最後拍攝的溝通技巧內容,也多虧了栩栩如生的診間環境,一些較為細膩的技巧得以完全呈現(氣氛的營造、肢體語言的訊息等等)。「聽到這樣的情形,想必你是很難過的吧⋯⋯,」隨著醫生的話語,一股暖流漸漸地湧上我的心頭。原來「溝通技巧」的威力,是如此地強大啊!
雖然後製等作業需要一點學習及耐心,但比起這部微電影所帶來的收穫,實在是微不足道。以「溝通技巧」這堂課來說,課堂上的角色扮演,到學期末的分組演戲,最後到微電影的創作,彷彿是對於自己,一次逐漸進化的過程。總的來說,輔佐了足夠的參考資源及老師從旁協助,確保了整部微電影的正確性、真實性;隨著臨場感的進化,及團隊之間的腦力激盪、人設帶入、情感渲染,課程所學也漸漸地由抽象化為具體;更體會到了,醫生責任的重大,以及話語所帶來的力量。只能說,利用微電影學習溝通技巧,再適合不過了!
大體解剖影片製作心得
解剖四年級下學期最重的一門課,也是四年學習歷程中的一段高潮。課前有家訪、啟用等等準備工作,課後則有縫合、入殮、追思、火化、安厝等等儀式。貫穿其間的,是每個禮拜將近十個小時的課程,三次筆試、三次跑台,以及無數個小時的預習、複習又複習。
現在想來,在繁忙的四年級生活中和同學一起接下拍攝短片的工作還是一件很瘋狂的事,但我可以很輕易地說一點也不後悔,或許是因為好險解剖順利過關了,也或許是在這過程中,我真的學到了很多很多。
我們以類似紀錄片的方式,以同學的訪問片段以及簡單的劇情線為雙主軸,鋪述整個學期的學習歷程,其中穿插大體老師的生平簡介和各系代表的感謝詞。為了能盡量忠實的反映出同學的心路歷程,我們有別於往年在課程結束後才一次拍完紀錄短片,而分散在學期間,不同時間點,讓同學講述當下的心境與體悟;另外,劇情線的設計也是這次影片我們追求重點之一,透過有計畫性地演出、述說旁白,我們試著讓影片有更完整的架構,延伸語句背後的廣度與深度。
這段期間的體驗、所學,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有三點。第一,我們學著溝通——與參與訪問的同學溝通,與拍攝夥伴溝通,也與負責的老師溝通。雖然有時會沮喪會不甘心,但還是學著做得圓融、全面;第二,我們有機會好好的省思,無論是對大體老師還是對其他一切元素,我們越是深入探尋,就發現有越多值得被挖掘的意義;最後,我們能稍稍體會如何做個電影工作者,如何完成一部能讓大家接受、甚至好看的影片,這讓影片所呈現的客觀價值外,創作本身的樂趣也為這段旅程添色不少。
總結
醫學(科學)與人文恰好是我們認識並回應這個世界(甚至我們自己)的兩種方法,正如一體之兩面,兩者不可分離,共同構成了我們的生活。誰說醫學裡就沒有關於心理情狀纖細的同理、關於愛與被愛的悲憫;又有誰能說,人文從本質上缺乏對事物的精準掌握,無法在客觀上,形成普世的共鳴、同感呢?因此我想,好的人文裡面必然有科學的真確,好的科學裡也必然有人文的切實。
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醫學人文或許還潛在著更多可能。作為這個時代最吸引年輕人、也涵蓋最多元素的載體形式,微電影也可能不再只屬於藝術,可以用文字、影像、音樂、戲劇等等元素,整合科學與人文。相信隨著科技進步,製作微電影的門檻越來越低,在未來教學上一定相當值得期待,可以想見,或許終有一天醫學生能更情願也更有自信的擁抱人文,且不只是為了有助於將來執業,也為了創作本身那純粹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