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醫學系心臟內科
劉秉彥 醫師
從臨床醫師到優良教師之路
常常看到有些同事獲選教學優良教師,除了恭喜他們之外, 心中想的是”我是臨床醫師。但我是優良教師嗎?” 那是每位老師都想獲得的殊榮,身為臨床醫師,我們知道:要獲選優良教師的條件不單單只針對教學這塊,另外還須有研究及輔導學生的精神,要具備這些條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下的功夫便更為繁重。
開始接觸教學這塊時,對如何授課及指導學生其實還是懵懵懂懂,至於如何設計課程才能讓學生”願意”跟”可以”吸收內容,這也成為從基礎到臨床教學上的一大難題. 根據個人以前就學時的經驗,過去心臟內科的資深教授常常跟擔任總醫師的我交代:上課絕對不能照本宣科,要適性教學。否則不僅學生感到無趣,學習效率也差。之後在偶然機會裡,我觀察到小兒科教授在心導管室用手繪的方式教授醫學生先天性心臟病的解剖學,學生竟然聽得懂,於是開始當老師授課後,我決定揚棄”大班教學”的模式,轉以”小組與互動方式”為主軸,再藉由每個學期的課後學生意見修正授課方式,與學生共同成長。
幾年前,我有機會共同主導了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課程,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病態生理學”的教學,透過個案設計及修改,引導學生多發表及表現自己的想法、意見,鼓勵正向而溫暖的互動溝通,在探討病因時,運用過去1~2年學習的生理、病理及藥理的常識去推理病態學的原因及初步的鑑別診斷功力,修正表達概念方式的方向。可惜的是,多年以來,大部分的同學對此方式的教學,認為效率不彰,浪費大家的學習時間,態度上敬謝不敏,而且有學長姊的經驗下,一開課後學生更有相當排斥的現象。於是我們針對較缺乏的”小組互相觀摩”部分做了「Mini Wrap Up」的改善教學方案,讓不同的小組互相整合,打散後互相討論共同議題,彼此學習對方的優缺點,同時無形之間也可一探其他組別的討論模式,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穩定對他組學習方法的好奇心態。
另外,我也設計了一門創新而有些違反醫學常態的教育課程,稱為OnDoctoring醫師養成教育,我負責的部分是新生剛進醫學系時的人文課程:”醫學生涯”。我們特別於課程邀請一些成功或深入基層的醫師演講,將醫學人文課程精神融入設計,多面向地向這些醫界新鮮人介紹如何在行醫之前,做一位成功的人,將經驗傳承給學生,讓學生先了解這些前輩走過的路,有些是成功的管理醫院的院長,有些是醫師科學家,有些是棄醫從商成功的例子,有些是面對"急,重,難,罕"的第一線醫師,是否他們的故事裡就是學生所想要的未來,如果是,它們才會有穩定的心理狀況來去面對;如果不是,便有機會讓學生再仔細考慮一下。
由於我個人也同時任教臨床醫學研究所,教學環境與醫學系大相逕庭。我的實驗室裡有數位非純醫學背景的生醫科研學生,也有以臨床議題導向的醫師學生,於是在他們科研題目選擇性上要更有彈性。我一般會根據學生的性向與未來可能發展來協助他們選擇題目,若學生如果不擅長實驗室操作,就分配臨床資料分析及檢體處理工作,避免太複雜的推理程序,並且設定較為可以達成的目標鼓勵其繼續向學,而暑假期間實驗室,則招收了一些醫學系學生進入我的實驗團隊,在基礎研究方面給與適度的實驗訓練。 之後諸位學生也有實力成功申請到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並有多份文獻刊登於期刊,其中有多篇Impact Factor的高分文章,這些對他們未來選科及住院醫師申請極有幫助,當然我也與有榮焉。
我目前教學上給學生的只是知識的冰山一角,希望未來可以設計更多有趣的教學方式,傳授知識給學生,看著學生邁向美好的未來,著實令人興奮。如果要以簡單文字來總結我的教學理念,可以說是:讓醫學生及早接觸臨床,另一方面適性發展,平衡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