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急診部副教授
林口長庚專責教學主治醫師
趙從賢
淺談醫學教育研究中的質性與量性研究方法
醫學教育的相關研究,從20世紀末期開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在各個學習階段、或不同專科的老師們開始認識到傳統醫學教育的不足之處;而許多熱門的醫學教育議題,諸如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各種評估工具(assessment methods)、核心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也在全世界各地開始被廣泛的研究。隨著時間的進展,專家們也對於各研究所使用的資料收進過程以及資料分析方法越來越講究,而不再單純地只看研究結果。在研究法的分類當中,大致可以區分為質性研究方法與量性研究方法兩大類。質性研究法一般較常使用於人文社會科學如人類學、社會學、或教育等領域,而量性研究法則較常使用於自然科學或生物醫學的範籌。醫學教育相關研究的內容橫跨醫學與教育,質性與量性方法皆被大量的使用,本文針對這兩種方法作概略的介紹與比較。
自古至今,不同背景的學者以各種不同的眼光來觀察或詮釋日常生活中的所見事物。有化學家將手中的物品解構成一個一個的分子,有數學家物理學家以經典雋永的公式來描述一再發生的現象,當然也有文學家以文字將特別的事件加以記錄,或是歷史學家以宏觀的角度來探討事情發生的根本脈絡。由於探索問題的手法不同,也常造成所獲得的解答各異。在醫學相關的領域上,我們較習慣以量性研究的手法來從事研究工作。量性研究一般遵從實證主義(Positivism),即相信隱藏在研究主題背後有一個客觀的真實(objective reality),研究者經由觀察、提出假說、實驗並控制變因、最後接受或推翻假說的過程來建構我們的知識體系。為求客觀,我們把可能影響結果的變因一一找出加以控制,也習慣將測量做到精確而標準化,或使用大量的統計分析,並考慮所得到的結果是否因抽樣產生(如使用 p-value 或 confidence interval)。我們也在養成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如何評估每項醫學研究成果的證據品質。常用的研究設計法如抽樣(random sampling)、隨機分配(randomization)、雙盲(double blind)、治療意向分析(intention to treat analysis)等,或是分析方法如統計檢定(statistical analysis)、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等,都是為了降低人為因素或干擾因子(confounding factor)對於結果所產生的影響。
然而偶爾我們會遇到一些情況,特別是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或是想分析人的想法、人與人的互動時,我們會覺得隨機雙盲研究(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有其限制。這時候,便可以考慮質性研究分析法,從另一個角度,以完全不同的方法來探討問題的答案。質性研究本質上遵循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架構,亦即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賦與各項經驗的意義都是自身決定的,而知識更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經由互動而逐漸建構而成的。因此,真實(例如最佳的學習方式)可以不只有一個,而是可能因為不同的時空、人物、環境而有所不同。質性研究一般較適合使用在研究人的行為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等主題上,因此便成為教育研究十分常用的方法,因為人的學習是一個非常複雜而漫長的過程,我們既無法找出所有個人、家庭、社會因素加以控制,也沒有辦法強制某部份的學員”不參與學習”。質性研究較常使用的資料收集方法例如個別訪談(interviews)、焦點團體訪(focus group interview)、攝影、錄影等,其中個別訪談又可依內容細分為非結構式(unstructured)、半結構式(semi-structured)、結構式(structured)訪談。當資料收集好之後,可以使用的分析方式包括有現實主義評估法(realistic evaluation)、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主題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紮根理論分析法(ground theory)等。由於在質性資料分析的過程中,常會有研究者個人意見的存在,因此常被量性研究者視為過於主觀。故一個好的質性研究,應該要力求”嚴謹的主觀”,英文字Rigor便是常用來形容研究者對於過程的要求。而一篇好的質性論文,也應該要將該研究的各種細節,如時空背景(context)、資料收集過程、資料分析方法完整呈現,讓讀者在閱讀論文時能與自身時空背景作比較並思考如何將其結果推廣應用(generalize)到自身所在的環境中。
一般而言,量性研究重在驗證科學的假說(hypothesis)、或是建立預測模型;質性研究的性質則著重在描述現象,或是探討現象背後的各種為什麼。量性研究較常關注在特定專一(focused)的問題,將各種已知的因子加以控制,並在過程中力求客觀;質性研究則較常以整體(holistic)的角度來看一個問題,希望發現未知的影響因素,將各種主觀的感受加以集合分析。兩種研究方法所分析的資料也有所不同,量性研究法分析的是所收集到的數據(Data),質性研究分析的就是收集到的影像或文字(words)。舉個例子,當我們發現一群醫學生的學習成效不一致時,量性研究的做法可能是收集每一個學生的性別、年紀、背景、花在學習的時間等等不同數據,或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學習評量、滿意度數據,再把這些資料以適當的統計模型加以分析比較。然而相同的研究主題,質性分析的作法可能會是把一個一個的學生請來進行深入的訪談,所得的文字稿經過嚴謹過程的解構、分析、歸納,最後將學生為什麼學得好或學不好的原因以條列或理論架構的型式呈現出來。表一是兩種研究方法的一個簡單比較。
如何決定使用質性或者量性的研究方法,可考慮的因素很多。首先,如果一個問題你相信有一個客觀而不變的真理,例如抽煙與肺癌的關係,那可以選擇量性研究法;而如果你覺得真相是多樣的,而且這個多樣性也是你所想知道的,例如學生如何學習、或病人的就醫感受,那質性研究法就是合理的選擇。如果能夠參考的相關研究很多,想找其中某個尚待補足的特定主題做研究,那適合量性研究法;如果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則可以先以質性方法收集專家意見。當然也要視所能使用的資源而定,例如剛好有熟識的人具有量性的資料或研究技術,那當然就以量性研究為主,反之亦然。
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看似十分不同,但卻非相互矛盾,反而可以是相輔相成。熟悉質性研究與量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與思考邏輯,對於未來閱讀相關醫學教育期刊論文,或是讀者自己從事研究,都將會有很大的助益。
表一、量性研究法與質性研究法的比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