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資深專責教學藥師/實證醫學中心主任
邵時傑
為什麼你應該要學實證醫學?基隆長庚醫院的經驗分享
現代醫療日新月異,如何確保病人獲得最有效的治療?答案就在「實證醫學」。它是一種結合最新科學證據、臨床經驗與病人價值觀的醫療決策方式,能幫助醫療人員提供最佳的照護,確保病人安全並提升治療成效。
過去,許多醫療決策依賴專家經驗或傳統做法,但這可能帶來偏誤或過時的觀點。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部分人士宣稱奎寧能治療新冠肺炎,導致許多民眾搶購。然而,後續研究證實奎寧並無效益,甚至影響了真正需要該藥的風濕免疫病人,凸顯了缺乏實證支持的風險。如果醫療人員能夠運用實證醫學的文獻查證技巧,這類錯誤資訊就能被及時辨識,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浪費與健康風險。
基隆長庚醫院的護理及實證團隊在2022年透過查證相關文獻與臨床指引,決定在外科大腸癌病人中導入「術後加速康復流程(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這項措施結合外科、麻醉科、護理、藥劑與營養團隊的合作,幫助病人更快恢復、縮短住院時間,也獲得了病人的高度肯定。這項措施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實證醫學類競賽知識轉譯組」銅獎,展現實證醫學在臨床應用上的價值。
學習實證醫學需要循序漸進,因此基隆長庚醫院定期舉辦全院實證醫學初階工作坊,幫助學員掌握文獻閱讀技巧、研究效度評估、結果分析與臨床應用能力。為確保各醫療職類都具備實證醫學的基礎,本院更將該培訓納入住院醫師晉升主治醫師的必修課程,並鼓勵所有醫療人員積極參與。近期為了提升學習成效,基隆長庚更進一步推出「實證醫學初階工作坊 2.0」,結合線上預錄課程與實體互動式教學,讓學員能依自己的步調學習,再透過遊戲化教學深化理解,最後以現場實作驗證學習成果。這種創新模式讓學員普遍反映更容易吸收與應用。此外,我們也培養跨領域的實證種子教師,選派各職類代表參加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的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並取得學會認證,成為合格的實證健康照護教師,進一步將實證醫學理念傳承與深化,讓學員不僅能夠學習,更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實證醫學推廣者。
除了應用於臨床決策,實證醫學也能幫助醫療人員解決臨床爭議,進一步發表研究,推動醫療進步。因此,我們也會舉辦實證進階研究工作坊或派訓同仁參加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實作工作坊,讓學員可以透過實證研究來解決臨床問題。例如,本院住院醫師在實證進階研究工作坊後,提出疑問:「為什麼急性胰臟炎的臨床指引建議積極補充輸液,但實務上醫師卻較保守?」透過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過量輸液可能增加死亡率與副作用發生率,而實際臨床做法反而更安全。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Critical Care》,並榮獲2023年長庚全體系住院醫師優秀論文獎第一名,展現實證醫學研究的影響力。
實證醫學已是現代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批判性思考、文獻評讀、臨床應用與研究發表,醫療人員能夠將科學證據轉化為實際行動,提升病人的健康照護品質。因此,無論是醫師、護理師、藥師或其他醫事人員,都應積極學習並應用實證醫學,讓每一個醫療決策都更有科學依據,進而改善整體醫療品質。
基隆長庚實證醫學中心的成果 (2020-2024年國家醫療品質獎實證醫學競賽文獻查證組3銀獎3銅獎3佳作1優選、知識轉譯組1銀獎1銅獎1佳作1潛力獎,輔導各職類發表超過20篇SCI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論文) 是多年來持續努力與積極推動的結晶。在此,誠摯感謝所有曾經支持、指導與陪伴基隆長庚實證醫學中心成長的師長們,您們的教誨與引領,使我們得以不斷精進,將實證醫學落實於臨床實務,為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照護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