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專責教學主治醫師
傅仁煇
醫師典範學習(Doctor role modelling):醫學教育的有效助力
醫師典範學習在醫學教育上被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研究顯示典範學習對於學習者的專業發展有著顯著的影響,近十多年來醫學教育研究對於典範學習的作用與角色亦多有討論。對於”醫師典範學習”的描述,多半為” 教師成員展示臨床技能、示範並闡述專家級的思維過程,並展現積極的專業特質”。藉由此過程,醫師學習者在後來的臨床工作的表現與模式,多半會依循他們所景仰或信任的師長,因為這些師長的行為或表現正是專業的代表。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模仿我們所認可的”典範”的行為模式。
向典範學習,需要經過學習者的觀察與反思,是一個包含了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複雜活動。醫學教育專家Cruess教授夫婦和Steinert教授說明典範學習的過程;起始於學習者的主動觀察典範,再經過學習者對所觀察之內容予以反思與萃取,並且結合自己潛意識的概念,再將得到的概念與想法轉譯成自己的原則與行動,最終達到理念與行為的改變。我們都知道,學習者在這過程中,有意識的觀察可以很快地學習與模仿典範的行為。但是以老師的角度而言,我們更要注意積極的觀察與反思也可以讓學習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典範的表現融合到自己的信念之中。
身為醫學教育者,臨床教師可以在許多面向上成為學習者的模範。一般而言,對學習者最具成效的是:(1)臨床能力:這部分相信所有的臨床教師都能認同。包括知識、技能、臨床推理與醫療決策。在強調全人醫療的時代,與病患、家屬、或醫療專業同儕之間的溝通技巧也屬於此範疇。(2)教學技巧:這是將臨床教師的一切傳遞給學習者的必要能力。在醫學教育強調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臨床教師也要能夠與學習者溝通,給予回饋,並激發反思。(3)個人特質:心態、熱誠、正直、誠實,價值觀與良好的溝通態度也是臨床教師能影響學習者的一個面向。
醫學教育的場域是比較複雜的場域,因此典範對學習者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在不同的場域和情境。影響可以在正式的課程、非正式的課程,以及隱性課程中產生。正式課程是指訓練計畫或學習大綱所明定的內容與場所,例如課室教學、床邊教學、臨床查房等臨床教師比較熟悉的情境,一般而言這是臨床教師最熟悉的場域,也最容易達到成效的場域。非正式課程是指未明列於訓練計畫中的活動,或是出於意料之外的、不是教學場域的活動,例如咖啡廳小聚、聚餐、醫學會偶遇等,這些場域雖然不一定會經常發生,但是對於學習者而言,這些人際之間的接觸也會成為學習的榜樣。隱性課程多半存在於機構文化與組織架構之中,而且隱性課程的影響有時候十分深遠,甚至可能成為典範學習的障礙。例如如果臨床工作機構經常出現超時工作;或是過多臨床負擔,臨床教師的反應會造成學習者的困擾。教師贊同或反對機構的文化都會造成學習者對於典範表現的認同困擾,進而影響典範學習的成效。這些情況都是身為醫師典範的臨床教師需要深思熟慮的。
如何讓醫師典範學習的成效達到最佳的狀態是所有醫學教育者最希望看到的。要提升醫師典範學習的效果,首先需要臨床教師都有提升自己臨床能力和表現的慾望,完成這項要求須要從兩個層面著手;分別是個人層面和機構層面。在個人層面,臨床教師需要改善教學技巧,並且讓典範學習達到更好的效果。臨床教師也要清楚體認自己是學習者的典範,並且充分地進行時間的管理與分配,尋求最佳的教學時機。隨時讓學習者瞭解自己做所有處置的原因,並且教導學習者進行反思;不論是正在進行的活動,或是為了未來可能的決策。此外也要積極參與師資培育的訓練讓”典範”持續進步。在機構層面,要瞭解機構的企業文化,尋找此文化中是否有與典範學習互相衝突、或成為困擾、缺失的部分。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案,以營造出有利於正向典範學習的環境與氛圍。
醫學教育者需要瞭解,“醫師典範學習”不是專指資深或有名氣的醫師,也不是只能發生在教室、病房、或辦公室。在醫學領域中,榜樣的作用幾乎適用於學生能夠觀察臨床教師的任何情境。在此過程中,展現符合專業特質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記住,成為一位有效的榜樣是一種應當追求的理想。沒有人能在任何時刻都成為完美的榜樣。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地保持良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