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長庚醫學系醫學生
張乃文

最不勇敢的人


  「陳小姐,43歲女性,無既往病史。這次主訴劇咳一個月、且痰中有血,門診胸部X光發現左肺有一腫塊,故建議入院做更進一步檢查…」這是我在胸腔科實習的第一天,學長指派給我的病人。帶著些許緊張與生疏,我笨拙的自我介紹、試圖詢問病史。一般來說,咳血加上胸部x光看到面積蠻大的mass往往都要朝不樂觀的方向推測,病患本人和陪病的姐姐難掩不安,不過還是不厭其煩的回答我的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當我拉開床簾,總會看見陳小姐的微笑。當我問她今天症狀有好轉嗎?胸口還會有緊緊的感覺嗎?她總會認真的深吸一口氣,仔細描述自己的感受。當我詢問她是否還有咳血,她會拿出前一天晚上拍的照片給我評估。當我準備拿出聽診器時,她也會毫不猶豫地敞開胸口讓我聽呼吸音。儘管我的動作生疏、明顯就是個菜鳥,陳小姐絲毫也不會流露出鄙視、不耐煩的意味,我的信心與日俱增,在進病房前也不會躊躇許久了。那是我進醫院後的第三週,「原來照顧病人是這種感覺啊!」


  後來,某次查房中我得知陳小姐是一位工程師,當問及有沒有結婚時,她搖了搖頭。護理師學姊打趣的比了一個讚,她開玩笑的翻著白眼說:「什麼意思啦?」相較其他胸腔科的病人,陳小姐的狀況似乎樂觀許多——她臉色紅潤、可以自主行走、生活也可以自理,甚至不需要依賴呼吸器,再加上CT影像上的特徵不太像典型的惡性腫瘤,等到切片結果出來、經適當治療之後大概就可以準備出院了。


  過了一個假日,我早上到護理站便準備查看切片的結果。顯示出來的瞬間,我的心重重往下一沉,那感覺就像是以前高中時看到淒慘段考成績的剎那,但我內心清楚知道那幾行字的意義遠遠比慘不忍賭的數字糟糕許多:肺腺癌,伴隨肋膜、淋巴結及骨轉移(至少第三期)。


  那一天,我不敢獨自去看她。


  我當時是這樣說服自己的:檢驗的結果應由主治醫師告知,身為實習醫學生不清楚後續治療也無法仔細交代病情,不適合自己去看病人。然而,我深知這只是自己編出的藉口,我大可以繼續關心陳小姐的臨床症狀及心情,就像上周一樣,但是我沒有。因為我害怕她詢問病理報告的結果、害怕看見她期盼的眼神,更害怕她得知結果後滿溢出來的情緒,所以我選擇了逃避。那天查房時,我因為愧疚畏首畏尾的躲在老師及學長身後,在老師告知切片結果及後續計畫後,只見陳小姐沉著冷靜的點頭,然後她撇向在角落的我,露出了熟悉的微笑。頓時間,我才察覺自己原來比想像中還要脆弱,「我或許是這間病房裡最不勇敢的人了」,這樣的想法在那週就像鬼魅般糾纏著我,一再警醒著自己身為實習醫學生的不足。從進入醫學系以來,學校的醫學倫理課程持續教育我們同理心的重要,甚至在臨床技能測驗時還有告知壞消息的一關,但直到那天我才真正領悟到: 原來醫師本人也是需要消化壞消息的,除了解釋病情,如何適當地接住病人的不安也是關鍵,而這些對於我來說其實比具備同理心還要困難許多。


  而現在,距離胸腔科的日子已經一兩個月過去,我偶爾還是會想起這位陳小姐。面對病人時,我漸漸開始學習如何展現出專業素養來培養他們的信任,而查房告知壞消息時,雖然訊息本身還是很沉重,但我已經慢慢不再感到恐懼。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直面脆弱,就已經開始變堅強」,陳小姐讓我學習到了這一課。在我心中,她是我在醫院的老師,而這份感謝我也將永遠銘記在心,即便我或許再也見不到她。


師長回饋:

  這篇文章張醫師真摯地分享了在胸腔科遇到的一位陳小姐以及她所面臨的病情轉折,真摯的筆調描繪了病人的微笑,以及她對治療過程的積極參與。文章的轉折點出現在病理報告出爐,陳小姐被診斷出肺腺癌,並有轉移的情況。這是張醫師第一次面對要告知患者壞消息的情況,意識到自己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的脆弱,就如中所描述的「我或許是這間病房裡最不勇敢的人了」。文中坦白承認了自己當時的逃避行為,但同時也透露了自己漸漸適應這樣困難任務的過程,對於自己的成長和同理心的理解,張醫師有深刻體會。透過這位陳小姐,張醫師學到了醫療專業的同時,也深刻領悟到生命的脆弱與堅強。這段經歷不僅是一次醫學實習,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啟示。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長庚大學醫學院 歐良修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白培英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陳炯瑜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周桂芳委員、國防醫學院林錦生委員、陽明交通大學吳貞宜委員、義守大學醫學院梁正隆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陳正文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文稿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  影片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