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主題文章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高雄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劉克明

新美國醫學教育的基礎能力


前言:

  美國醫學院協會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簡稱AAMC)、美國整骨醫學學院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簡稱AACOM) 和醫學生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簡稱ACGME) 共同發起了一項倡議,旨在創建一套用於被評鑑通過承認頒授整骨醫學士 (DO) 和醫學士 (MD) 學位、對醫療照護系統的獨特身分和貢獻的美國醫學院在醫療教育領域的通用、共享之基礎能力。2024年9月,該三個醫學教育組織共同提出它們的倡議共識結果最終版本的報告,介紹了倡導該計劃的產品 — 美國醫學院新的 “醫學教育的基礎能力(Foundational Competencies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UME))” — 內容包括整個的和回饋意見修正煩複的發展過程,以及這些能力在推動 ”基於能力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簡稱CBME)” 中的預期用途。該框架包括六項能力 (Six competencies):專業精神、病患照護和程序技能、醫學知識、基於實踐的學習和改進、人際和溝通技巧、以及基於系統的實踐;適合所有醫學生的 45 項子能力 (Subcompetencies);以及整骨醫學士 (DO) 學位的學生特有的四項附加子能力。


   “能力 (Competencies)” 是「醫療專業人員可被觀察到的能力,整合了知識、技能、和態度等多個組成部分」。 “醫學教育基礎能力(Foundational Competencies for UME)” 旨在適用於美國所有就讀整骨醫學士 (DO) 和醫學士 (MD) 學位的學生,無論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計劃;然而,迄今,就學生在醫學院醫學教育期間預期取得的成績而言,這些能力項目並不詳盡。此外,醫學院及其教師們各以不同的方式教授這些能力,並且可能希望在這些能力的基礎上更充分地反映自己的使命、原則、和社區。


  在新的 “醫學院醫學教育 (UME) 的基礎能力” 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努力認可所有醫學院(包括整骨醫學士 (DO) 和醫學士 (MD) 學位的教育課程)之貢獻以及獨特的身份和傳統,並承認其學習者共同且獨特的成果。我們的使命不是要創造一個 ”「一刀切」的系統 (“one-size-fits-all” system)”。未來,授予整骨醫學士 (DO) 學位的學校將繼續將整骨療法的原則和信條納入於所有能力中。授予醫學士 (MD) 學位的學校教育特有的子能力包含在三種能力中;然而,所有能力和子能力都很廣泛,需要進一步界定具體的教學、學習、和評估方法。所有醫學院都應考慮如何將這些能力應用於當地的使命和有效照護患者的方法,以及如何進一步界定它們應用於醫學生的教學和評估。


能力 (Competencies) 與子能力 (Subcompetencies):

一、專業素養 (Professionalism):

  表現出誠實、尊重、和倫理的推理,並促進在所有互動中包容差異,以改善患者、社區、和人群的醫療照護。

  1. 對病患、照護人員、家屬、和團隊成員表現出尊重和同情心。
  2. 保護病患隱私、秘密、和自主權。
  3. 應用倫理原則和推理來指導行為。
  4. 根據情況調整行動和溝通。
  5. 承擔自已的錯誤,並採取行動解決這些錯誤。
  6. 確認個人知識和技能的極限,並適當地尋求協助。
  7. 確認個人的偏見與減輕其影響的策略。
  8. 表現出謙遜與向具有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學習的意願。
  9. 認知並解決可能影響專業表現的個人福祉需求。
  10. 採認真、可靠、與適時的態度完成職責和任務。
  11. 整骨醫學士 (DO) 學生特定:透過推廣整骨醫學的四個原則來展示其哲學。

二、病患照護和程序技能 (Patient Care and Procedural Skills):

  展現富有同情心、有效的、全人的、循證的、公平的、和以病患為中心的照護。

  1. 將病患和照護人員的背景、需求、價值觀、偏好、和經驗整合於病患照護中。
  2. 根據需要,從多個資料來源收集相關的病患病史。
  3. 應用適當的技術和工具進行相關的身體檢查。
  4. 確認需要急迫或緊急照護的患者,尋求協助,並建議初步的評估和處理。
  5. 建立鑑別診斷並決定其優先順序。
  6. 提出假設驅動的診斷測試 (Hypothesis-driven diagnostic testing),並解釋結果。
  7. 針對臨床常見病症制定治療處理計畫。
  8. 使用以病患為中心的語言於敘述常見的診斷、治療介入措施和計畫。
  9. 展示基本的程序技術。
  10. 將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納入病患照護計畫。
  11. 確認影響健康和福祉的個人和結構的因素。
  12. 整骨醫學士 (DO) 學生特定:將整骨療法的原則、實務、和教養納入病患照護中。
  13. 整骨醫學士 (DO) 學生特定:進行整骨的、結構的檢查、並透過 “整骨手法治療法 (osteopathic manipulative treatment,簡稱 OMT)”,治療身體構造系統上的功能改變或軀體功能的障礙。

三、醫學知識 (Medical Knowledge):

  應用與整合基礎知識來改善患者和群眾的醫療照護。

  1. 展示臨床實務所需要的基礎、臨床、病理生理學、社會的、與健康系統科學,以及人文知識。
  2. 應用基礎知識於解決臨床問題、診斷推理、與臨床情境的決策。
  3. 辨別資訊的準確性以及與臨床問題的相關性。
  4. 展現設計研究、解釋、與應用於臨床問題的知識。
  5. 利用適當的資源(包括新興技術),以獲取與臨床問題相關的知識。
  6. 整骨醫學士 (DO) 學生特定:展示如何將整骨療法的原則、實踐、與宗旨融入照護患者的知識。

四、基於實踐的學習和改進 (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整合回饋、證據、與反思來調整行為、促進改善與培養終身學習。

  1. 積極尋求並整合回饋與評估數據以提高績效。
  2. 透過被造知的自我評估與反省的實踐來確認個人績效的成長機會。
  3. 發展、實施、並重新評估學習與改進目標。
  4. 定位、批判性評估、與綜合資訊,以支持實證的、病患為中心的臨床決策。
  5. 表現出探究精神以及具成長與尋求新知識的能力。

五、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與患者、照護人員、和醫療團隊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互動,為高品質、患者為中心的照護做出貢獻。

  1. 與患者、照護人員和團隊成員合作,以增強治療的關係。
  2. 與醫療照護和行政團隊成員合作,以增強團隊和組織的功能。
  3. 展示積極的聆聽。
  4. 以口頭、非口頭、書面、和電子模式進行清晰、準確、和富於同情心的溝通。
  5. 展示教育病患、照護人員、同儕、和團隊成員的技能。
  6. 建設性地給他人提出並分享回饋。

六、制度下之醫療工作 (Systems-Based Practice):

  應用更廣泛的健康背景知識,包括其社會的與結構的決定因素,以及醫療照護的內外系統和資源,以優化患者、社區與群眾的高品質照護。

  1. 應用促進健康的社會與結構的因素之知識。
  2. 認知在病患照護和醫療照護系統中減少醫療不公平和促進醫療公平的機制。
  3. 根據不同的醫療照護團隊、執行醫療環境、與系統於調整績效。
  4. 在病患照護的轉診與協調方面進行合作。
  5. 評估應用當前與新興技術於病患照護的風險與益處。
  6. 確認病患安全問題、系統問題、與品質改善的機會。
  7. 敘述醫療政策與醫療照護的財務背景。
  8. 應用當地群眾與社區醫療需求、差異與資源的知識。

結語:

  經由美國醫學院協會 (AAMC)、美國整骨醫學學院協會 (AACOM)、與醫學生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 (ACGME) 共同倡議,建立共識後出版了本報告供美國醫學院醫學教育課程規畫之依據或重要參考。由於這種合作關係,該內容用辭並不代表任何單一醫學教育組織的語言和使用慣例。


  引用時建議採用 “ AAMC, AACOM, ACGME. Foundational Competencies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AMC, AACOM, ACGME; 2024.”


  多年來,台灣各醫學院在決定醫學生的臨床能力時,絕大部分都採甪美國醫學生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 (ACGME) 的臨床能力為藍本。今年美國醫學院協會 (AAMC)、美國整骨醫學學院協會 (AACOM)、與醫學生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 (ACGME) 共同提出了新的醫學院醫學教育課程內臨床醫療照護的六項能力 (Competencies) 與子能力 (Subcompetencies),也可作為台灣各醫學院未來課程改革的參考。


致謝:

  筆者非常感謝Dr. Laura Edgar, EdD, CAE. 現任 ACGME 資深副總裁 (Senior Vice President, Competencies, Milestones,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ACGME). 同意翻譯 ”Foundational Competencies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謹此致謝。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倪衍玄教授 主編: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楊盈盈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陽明交通大學 吳貞宜

編輯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白培英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陳炯瑜委員、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林彥克委員、馬偕醫學院周桂芳委員、國防醫學院林錦生委員、陽明交通大學吳貞宜委員、義守大學醫學院梁正隆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朱紹盈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陳正文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謝明諭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邱郁淳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文稿投稿須知  投稿聲明書  影片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