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研討會Hightlight
  •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辦公室參訪記要
  • 醫學生專欄
  • 醫學教育思潮
  • 教師心語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二年級
劉凱碩

馬偕醫學教育


有人說,馬偕是ㄧ所小小的學校,不像是正常的大學。但對我而言,馬偕帶給我的教育,是在大學校學不到的經驗。正因為學校小,每個人能獲得的資源更多,想要嘗試各種事情的可能性多出許多;正因為學校小,每個人負責的事也多,卻也擁有更多的經驗、亦在繁忙中,仍要自己規劃好時間;正因為學校小,每個人相處的時間才更充裕,而更加了解彼此,更有一份歸屬感。

 

在馬偕,只要想做,一定會有資源,也因此我嘗試了過去未曾想像過的許多事,像是進實驗室做研究。我沒想過我會進入實驗室,一頭栽入研究之中;沒想過我會犧牲一整個暑假,留在學校進行一個專題;沒想過我會在半夜三點爬起床,回到細胞培養室繼代、分盤,只為了與實驗室學長姐錯開使用時間,或是在十二小時後,方便進行下一步驟;沒想過我會看科學論文看得欲罷不能,只為了更了解一個轉錄因子的調控機制;沒想過我能處理許多數據,解讀出箇中意涵,最後寫成屬於自己的文章。這些我曾認為是書呆子行為的事情,一旦親身體會,才可以體會其中的樂趣吧,一個小小小的突破,哪怕只是西方墨點法的濃度跑出來一點,也能令人欣喜若狂,這種純粹的快樂,是出現在極度專注後的獎勵吧。

 

在馬偕,每個人往往都身兼數職,我也不例外。除了擔任羽球社社長,也是系學會活動部長,偶爾也身兼一些小活動的總召,如聖誕舞會等。要如何處理好每件事,是我最常思考的事項。在學校,我們常因為是自己人,而忽略許多讓活動更完美的細節,然而我卻希望事事能做到最好,不停留在「辦」一場活動,而是進步到「辦好」一場活動。這自然需要投入許多的心血,犧牲許多念書的時間。但經過一段陣痛期後,我逐漸摸索到課外活動與課業的平衡方法,從瞎忙到三更半夜,到有條不紊的處理每件事情,我更能掌握我做事的效率與進度。從沒時間,到珍惜所擁有的時間,是這所學校在給我龐大的壓力後,我心態上的重大轉變。而我也慶幸這所學校給我這些辦活動的經驗,或許未來不會再有這樣縱情娛樂、多方嘗試的機會了。

 

在馬偕,有許多的時間與同學朋友連繫,不僅是活動上的公事交流,更會從合作中昇華成密不可分的友誼、從摩擦中誕生出革命情誼。從前與室友不甚契合的我,習慣早睡的我,常因起居時間相反,而對室友心生怨尤。但有一天我發現,他熬夜的原因,是在預習隔天上課課程,才能寫成共筆,這份盡責任的心,使我對他的處事態度多了一分親近感。我想只有每天生活在一起,才能從對方的缺點,逐漸地再看到對方的優點。而這樣的差異,也令我體會到不能以第一印象決定他人的地位,而是要慢慢的相處,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實樣貌。

 

馬偕的小而美,令我獲益良多,從前以為醫學系就是學解剖而已,但在這我體會到醫師不能只有專業,卻缺乏了其他的特質,如合作與溝通。幸好,在這裡我也能學系這些經驗,在這新穎的學校,留下一些成長的足印。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張上淳教授 主編:陽明大學醫學院楊令瑀主任委員 副主編: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副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

編輯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洪焜隆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吳建志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王森稔委員、馬偕醫學院李安生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葉日弌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陳彥元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