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理事長的話
  • 近期國內外醫學教育活動通知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活動通告
  • 全球衛生簡介
  • 醫學教育思潮
  • 醫學生專欄
  • 教師心語

成大醫學系
呂恆安

所謂的康復,究竟是什麼呢?


在呼吸加護病房裡
看著每張床上的病人只能孱弱的被呼吸器的節奏帶動自己的呼吸
每一次吸氣吐氣都在機器的掌控之下才能完成
我不禁好奇地問了今天帶著我的護理師
「這裡有多少病人可以好起來呀?」
護理師其實對我的問題不太理解,淡淡地說
「大概六成吧,如果你所謂的好起來是可以脫離ICU這個地方到其他的『地方』去。」
那個所謂的地方,指的通常是其他科的病房,但卻常常因為病人本身狀況不佳,他們一輩子都將和醫院為伍,與疾病共存,最後步向死亡。
也許是其他併發的感染,或是年歲的摧殘、慢性疾病的步步逼近......
生命的無常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
但我們究竟要聽多少故事,看過多少悲劇,甚至經歷過幾回才能理解呢?

 

一位80多歲原先身體相當硬朗的老先生,在RIC裡靜靜地躺在我面前。
他的症狀簡單而言是急性感染性肺炎併發器官衰竭之類的。
可是,導致他得如此痛苦的生存的元兇卻是一頓晚餐。
當時被送到急診的這位老先生呼吸困難、身體因感染有嚴重的高燒,肺部影像顯示嚴重發炎,正在鬼門關前徘徊。
但是,將呼吸道淨空後抽出來的東西不過是
紅蘿蔔屑、油豆腐、玉米粒。
默默翻閱著病歷
看著家屬在急診送進來後簽下的DNR(拒絕心肺復甦術同意書)、醫師簽署的病危通知、各種緊急手術同意書、輸血同意書,其實情緒有點激動
這些像連續劇一樣的劇情在幾天內上演
能穩定活到現在的老先生,已是在送到急診後兩星期的事了。
看著家屬來探望時雖然有著五味雜陳的情緒
但卻不忘握著老先生的手
心裡好像又被觸動了些什麼

 

或許很多生命故事都是在教導我們更加努力的活出自我
我並不期待自己能活得很精采很偉大很轟轟烈烈
但至少要有一份能為自己生命負責的胸襟
能驕傲地說出自己做每件事的理由
啊,還有,要盡全力去愛自己周圍每個想愛的人。
因為這些人可能下一秒就像流沙逝於掌心般消失了!
謝謝您,老先生。
雖然醫師也說您可能在無法在這世上有太多時間再揮灑您的生命色彩
雖然您的家人可能會為了你的離開而難過流淚
但您在生命的終點給了我溫度,給了我更加想面對自己生命的勇氣
但您的努力讓您的家人能再有幾天的時間和您一起用愛走完最後的旅途
衷心感謝您。

 

除了感受生命故事
今天的我又再一次瞭解到身為護理師的辛酸
尤其是又跟著幾位前輩擦拭排泄物、換藥、翻身
這次我甚至幫病人灌食牛奶
手明明已經快使不上力,但卻為了不能讓它流下去的速度太快,讓病人不舒服而死命維持某個高度
真是甘苦誰人知呀(台語XD)

 

每次我跟學姊們說辛苦了
他們總會說
「如果你到了總醫師的時候還能這樣說,那這樣的體驗就完全成功了」
不如,給我自己一個約定
我深信醫院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和無奈
願未來仍能體恤每位醫療工作者背後的故事
不管身分為何,都能和伙伴們一起朝目標前進。

 

期待未來更好的自己。

 

(醫學系二年級On Doctoring課程報告,撰寫時間2014/09/22)

2014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發行人: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理事長:張上淳教授 主編:陽明大學醫學院楊令瑀主任委員 副主編:長庚大學醫學院歐良修副主任委員 執行編輯: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

編輯委員:輔仁大學醫學院洪焜隆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吳建志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楊朝鈞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洪維德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陳維恭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王森稔委員、馬偕醫學院李安生委員、國防醫學院黃國書委員、慈濟大學醫學院葉日弌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陳彥元委員

相關連結  各期電子報  投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