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教學中心副主任
潘倩慧
AMEE見聞—
是什麼讓醫學教育研究變得更好?挑戰當前的思維
醫學教育研究不應被框住或當成單純的意識形態,我們不僅必須增進研究品質與效用,更需要有見識地評價與引導研究價值。此主題以座談會形式:包含三位講者的三個短講。
Rachel Ellaway:加拿大卡加利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教授
Martin G. Tolsgaard: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學院婦產科醫師暨醫學教育與模擬技能中心教授
Erik Driessen:荷蘭馬斯赫特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院教授暨醫學教育發展研究部主席
研究是關於回答問題所做的事,那什麼是好的研究?
- 已經出版發表可取得的研究:我們必須說好的研究必須存在,研究在期刊發表,代表經過同儕審查及品質評定,透過審查過程可以讓研究變得更好,因為遵循學術的標準,但仍有許多其他不同的關於學術品質的衡量方法。我們可以用Glassik準則去衡量(Glassik criteria for scholarship,1999年由Glassik等學者提出的六大學術標準),但仍有許多無法衡量的!
- 學術標準(Glassik’scriteria,peer review):
- 明確的目標:要獲得明確的目標,需要持續地努力,以獲得對問題充分的了解。並且目標是可行的、創新的、符合倫理的。
- 充足的準備: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文獻、方法、對結果的知識),諮詢專家與關鍵訊息提供者,背景知識的經歷。
- 適當的方法:使結果有說服力。
- 顯著的結果:統計顯著性、結果充分性、對該領域的重要性。
- 有效的呈現:合宜的呈現風格,清楚而完整,系統性的證據,充分的討論。
- 反思的批判:指出下一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嚴格評估自己的研究成果(從中學習到什麼?獲得何差異性結果?)
- 清楚的表達:簡單,開放,有力,我們可以善用語言以非常有說服力的論點。
- 效用—幫助解決實際的問題:醫學教育研究是應用領域,能解決問題就是一個好的研究嗎?
- 創新—將行動與思考向前推進:但太陽底下幾乎沒有新鮮事,創新常沒有理想的標準來衡量。
好的研究會刺激挑戰我們的行動,我們真的可以擺脫談論研究質量,而把我們主觀的意識形態拉進來嗎?好的研究不僅只有客觀的標準,好的研究到底是什麼樣子?別人看重的並不一定是我看重的,反之亦然。好的研究僅憑他人的眼光嗎?人們對批評感興趣,所以直到開始認真看你的研究之前,很難真正確定是否真的同意你的看法。自己認為好的研究就是好的研究?這是藝術問題!是什麼造就了偉大的藝術?就是那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這是好研究的標準嗎? 我們來問相反的問題:什麼不會讓研究更好?
- 高影響係數(IF)就是好的研究嗎?
- 被大量引用就是好的研究嗎?
- 有名望或強大學術聲望的作者,就是好的研究嗎?
- 具顯著性的科學發現就是好的研究嗎?
- 有效用但非基於科學方法的研究是好的研究嗎?
- 謹慎、嚴謹且謙虛的研究是好的研究嗎?適度的審慎是必要的,但大膽的想像更重要!
好的醫學教育研究之所以好,其中很多都歸結為價值,如果只符合某些規範,那研究只是在一個非常狹隘的領域!Larelie Lingard(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Canada)她的著作:The Problem,TheGap,The Hook,著實引導我們學術寫作的方向且思考什麼是好的研究。Larelie對學術寫作的貢獻是獨一無二的。她介紹一種啟發式的方法,從論文第一行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一個強而有力的開篇段落,說明你遇到的問題,找出它和已知知識的差距,填補差距,並告訴讀者為什麼填補這差距很重要來吸引讀者。如果你還沒讀她的著作,請務必去做,你將受益無窮。現在有些paper有一個非常有力的問題,並說我會回答它,但並沒有真正保持這樣有力道,所以這不是良好研究的指標,因它確實迫使某些事情成為問題,當這不是問題時,實際可能適得其反。我們過去很少被教導如何做研究,但在我們職業生涯的後期,我們常教導如何做研究。最難的是:你如何定義研究問題?並在文獻檢索之前和期間得到答案,但這兩件事,學生沒有在讀醫學院時得到很好的教育。如何做好研究應該是醫學教育課程的一部分,必須儘早教導。但有趣的是在某種意義上,先教導如何做好研究是負面的。
好的研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不和諧,那是好的,有一些不和諧,可能會翻轉你的腦袋,促成更好的研究。好的研究有什麼用?有什麼好處?效用肯定不能是唯一的指標。效用是好研究的一部分,但好的研究仍有更大的願景。我們必須知道好的研究是什麼?研究與其他事物有什麼不同呢?如果來自不同學科,如藝術、哲學面向思考發表文章,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在許多臨床方法中,需要一定的系統性,這就是所謂的研究!系統性的方法,就成為度量或某些標準,與倫理道德之間可能有些緊張的關係,總是很多個人主觀的部分!倫理與道德是我們共同遵循或贊同的一個框架,道德是: 你的心是什麼?你的靈魂是什麼?心智告訴你是對是錯,它很複雜。做出好的研究,不僅是可以衡量的事情,我們可以同意的事情,而且是深有感受的事!
我們正在嘗試應用許多範式paradigms,我們可以納入一些範式在醫學教育研究嗎?未來的醫學教育研究是什麼樣子?如何快速到達那成熟的境界呢?醫學教育本身就是一門學科,本質上始終是教育的一部分,醫學教育研究是橋樑。成為一門學科,達到某種良好的標準,作為一個領域的好處實際上是多元化,每個人可以做不同的事,但有一個做事的標準方式實際可能適得其反,我們需要價值而不是非常固定和結構化。
隨著開發新的工具,質量和文化標準會隨時間而改變,好的研究能長久嗎?我們對研究好壞的標準,與我們來自的環境有內在的聯繫。來自世界最有威望的醫學院之一,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老師提問:什麼是脈絡context?在我們的醫學教育研究意謂什麼?醫學教育研究必須以英文出版,但它明明是local的研究,所以用英文表達不有趣。沒有理由需要使用任何特定語言進行研究!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有一條簡單的路線,這有結構的不平等,對那些非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來說,真的很歧視。卡羅林斯卡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醫學文化,以及其他地方可能找不到的醫學教育。好的研究,非常重視語境脈絡,有可能非常棒的研究,以不同的語言出版,而我們完全沒有注意到。如果你的母語不是英文,用你的母語表達更好,就繼續這樣做!這一定會被重視。
Laura Vapio等人在2018年總結了期刊編輯對於文章發表的建議:
- 重視脈絡
- 加入學術對話
- 與對的聽眾連結
- 重視價值
- 重視不同的觀點
- 投稿前讓其他人先行審查修改
- 善用自我推薦信
- 廣泛大量閱讀
現在有一個新發展是預印本prepublication,在正式發表前大家都可以有非常多自由的討論。出版期刊還是存在它的角色,但同儕審查方式在改變。期刊eLIFE,它的同儕審查很好,他們共同組織一個線上討論,這是透明的,所有的期刊評估者reviewers可以在討論過程中看到發生什麼事,不論是要拒絕或接受的文章。還有文章發表後的評論,post-publication,不是只在專業的研討會,如在Twitter, keyLIME podcast,促進研究的公平規範,其他各領域的人可以公平討論什麼是好的研究。
人和文化是非常複雜的,數學與物理可以很客觀,但社會科學有許多主觀!必須依靠價值,依靠文化。這個座談會推進我們對好研究的信念和想法,這樣我們可以做得更好!